[实用新型]一种可进行直弯转换的接头与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9373.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夏廷玺;万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晖耀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4 | 分类号: | H01R35/04;H01R13/514;H01R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转换 接头 数据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弯转换接头的以及具有该接头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的发展,数据线也逐渐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目前市面上数据线的接头主要包括直头与弯头两种,且接头的形式通常是固定的,然而用户在不同场合下可能需要不同形式的接头,如电脑主机在左边,而手机需要放在右边充电时,使用带弯头的数据线更为方便,如果仍使用带直头的数据线充电,数据线弯折部分的半径会大大增加,占用空间,妨碍用户工作,数据线弯折也会对主机板面母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同理,在需要用带直头数据线时,强行使用带弯头的数据线进行充电也会产生同样的不利影响。因此,人们需要一种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的数据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直弯转换的接头,以及应用此种接头的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进行直弯转换的接头,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与插接端子,第一主体的一端与第二主体的一端均设有斜面,二者通过斜面相互抵持,且第一主体可通过一与斜面垂直的转轴相对第二主体转动,插接端子连接在第一主体上区别于斜面的另一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插接端子包括A型USB插头、USB Micro插头、MONO 插头、STEREO插头、AUX插头、USB Type-C插头或者lighting插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转轴连接在第一主体的斜面上并向外伸出,第二主体的斜面上对应转轴设有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转轴包括转轴杆,以及设于转轴杆端部且直径大于转轴杆的第一卡圈,凹槽包括对应转轴杆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第一凹槽底部且对应第一卡圈的第二凹槽。
一种数据线,包括导线,还包括上述的可进行直弯转换的接头,接头通过第二主体与导线的端部连接,且接头的插接端子与导线导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式,第二主体上设有过孔,导线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过孔的第二卡圈,导线自过孔中穿过,第二卡圈卡接在第二主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实现接头在直头与弯头两种形态之间的转换,增加数据线的适用场所,操作方便,转换快捷,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头处于直头状态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展示内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接头处于弯头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头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数据线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参照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接头处于直头状态时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与展示内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接头包括第一主体100、第二主体200与插接端子300。
第一主体100与第二主体200均为具有中空腔体的筒状结构,优选采用两块壳体对接而成。第一主体100的一端设有斜面101,第二主体200的一端对应斜面101设有斜面201,二者通过斜面101与斜面201相互抵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晖耀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晖耀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9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海底观测网的高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同步整流开关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