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具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7877.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4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男;黄诩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装设在电子装置内的锁具及具有该种锁具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相比,笔记本电脑有着与台式机类似的组成,但是笔记本电脑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其主要优点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一般说来,便携性是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台式机电脑最大的优势,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两公斤左右,无论是外出工作还是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非常方便。由于人们愈来愈趋向极简化的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轻薄型笔记本,也就是说超轻超薄是时下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发展方向。
但是,轻薄型笔记本电脑不仅为用户的携带带来方便,同时也为一些不法人员提供了便捷,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卖场中,许多不法人员总是趁机盗取笔记本电脑,为杜绝该种现象的发生,商家在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上于制备时便预先留出一锁孔,以为用户日后根据需要装设锁具,防止笔记本电脑被盗取。然而该种锁具在与笔记本电脑连接时较为费事,且牢固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并可伸出壳体与外部固定装置相连以防盗取的锁具及具有该种锁具的电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锁具,应用于电子装置上,所述电子装置的壳体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具装设于所述锁孔内,所述锁具包括:
锁壳,其固定在所述锁孔内;
锁舌,其一端设有连接孔,所述锁舌设于所述锁壳内并能够沿所述锁壳移动以使其设有所述连接孔的一端伸出所述锁壳;以及
驱动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所述锁壳上的第一磁性元件和滑动设于所述锁壳上并与所述锁舌相连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位置相对以能够通过两者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壳或限位在所述锁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第一磁铁;
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包括转轴和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磁铁,所述锁舌与所述转轴相连;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于所述锁壳上并能相对所述锁壳滑动,所述滑块滑动时带动所述转轴及第二磁铁转动;
当所述第二磁铁处于和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一状态时,所述锁舌回缩至所述锁壳内;当推动所述滑块使所述第二磁铁转动至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排斥的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磁铁带动所述锁舌一同向伸出所述锁壳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壳外。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锁壳的底板之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凸块,在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壳内时,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相抵靠,当所述滑块沿所述锁舌伸出所述锁壳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凸块顶推所述第一凸块,以带动所述转轴及第二磁铁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所述锁壳间设有用于使所述转轴复位的扭簧。
作为优选,所述锁具还包括设于所述锁壳上的限位件,当所述锁舌位于所述锁壳内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锁舌相作用以将所述锁舌限位在所述锁壳内,当沿所述锁舌的伸出方向推动所述滑块时,所述滑块带动所述限位件移动以解除所述限位件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两根相配合以夹固所述锁舌从而实现对所述锁舌限位的弹性臂,当所述滑块沿伸出所述锁壳的方向移动时能够顶推两根所述弹性臂,使所述弹性臂张开与所述锁舌分离从而解除对所述锁舌的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具有伸出所述壳体外的操作头。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所述锁壳间设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锁舌上设有长条形的导滑孔,所述导滑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锁舌的移动方相平行,所述锁壳上设有位于所述导滑孔内的导滑柱,所述锁舌能够沿所述导滑柱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锁孔,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锁孔内的上述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锁具及电子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体型小巧,可装设在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使与电子装置形成一整体,方便用户的使用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锁具的锁舌位于锁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锁具的锁舌伸出锁壳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滑块与第二磁性元件配合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7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