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药喷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6471.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8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琳;徐颖欢;黄艳;文露;胡文杰;杨可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药 喷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被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和现代经济管理方式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传统农业逐渐转化成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在农作物种植中,经常会出现病虫害或者杂草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常向农作物喷洒农药,农药可以用来杀灭昆虫、真菌和其他危害作物生长的生物,但是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大都是人工背着农药箱进行人工控制喷洒农药,人工长时间背着农药箱容易引起脊椎病,并且在喷洒农药过程中,人体皮肤易与农药接触,易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即使有手推式的喷洒装置,但是,底部一般使用滚轮结构,容易在下雨天出现打滑现象;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对于密度比水大的药液或者粉末状药粉容易在药箱底部产生沉淀,导致水和药液混合不均匀;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配药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在配药过程中,会导致药量的不均匀,使得各块田地喷洒农药的浓度不一致,导致作物的减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进行改进,使得农药喷洒装置既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又能够使得药液浓度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农药喷洒装置,能够避免农药与人体皮肤的接触;能够避免农药在药箱底部产生沉淀;能够智能的控制农药的浓度,保证喷洒农药浓度的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包括底座、水箱、药箱、混合箱、滚轮装置、搅拌装置、软管、硬管和喷盘,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支撑架为环形结构,支撑架通过竖直支杆连接在底板上,底板底部设置有滚轮装置,滚轮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转轴、轮子,底板底部设置有两个支架,支架下部左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支架下部右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转轴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转轴上设置有轮子,所述水箱和药箱设置在底板上,混合箱外壁周向设置有支撑台,混合箱通过支撑台设置在支撑架上,混合箱顶部开设有纯水进口和药液进口,混合箱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混合箱内竖直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上端穿过混合箱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旋转轴上设置有搅拌杆,旋转轴底部设置有毛刷,混合箱底部设置有混合液出口,混合液出口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泵,第一压力泵与软管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与硬管连接,软管上设置有阀门,硬管顶端上设置有喷盘,水箱底部设置有纯水出管,纯水出管另一端伸入混合箱顶部的纯水进口内,纯水出管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泵和第一流量感应器,药箱底部设置有药液出管,药液出管另一端伸入混合箱顶部的药液进口内,药液出管上设置有第三压力泵和第二流量感应器,混合箱内底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混合箱外部设置有控制器和蓄电池,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第三压力泵、第一流量感应器、第二流量感应器和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第三压力泵、第一流量感应器、第二流量感应器、控制器和驱动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喷盘上至少设置有五个喷头。
进一步,所述的混合液出口上设置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的过滤网孔径直径为2-3mm。
进一步,所述的轮子上设置有防滑齿。
进一步,所述防滑齿的高度为5-8cm。
进一步,所述的水箱侧壁上设有悬挂硬管的挂钩。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和第三压力泵上均设有能够实现自动和手动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滚轮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农药喷洒装置需要人工背着进行喷洒的问题,避免农药与人体皮肤接触,保护喷药人员;设置有搅拌装置,能够对农药溶液进行搅拌,并且能够避免农药在混合箱底部产生沉淀;设置有水箱和药箱,能够持续的添加纯水和药液,减轻喷药人员的工作强度;设置有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等元件,能够智能的控制药液的添加量,保证喷洒农药浓度的均匀;在混合液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能够避免管道和喷盘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6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