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向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5652.6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彭鹏;汪久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1/112 | 分类号: | F16D1/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实现反向输出的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作为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部件,主要用来连接轴与轴(或连接轴与其他回转零件),以传递运动与转矩。现有的联轴器只能实现联轴器相连的两轴同向旋转,不能满足反向输出的工况,不适用于需要反向输出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反向输出的联轴器。该联轴器不仅可以实现联轴器相连的两轴转向相反还可以根据具体工况改变两半联轴器的齿槽数目来实现不同传动比输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半联轴器和连接在两个半联轴器之间的反向联轴组件,两个半联轴器的相接端面上开设有沿圆周间隔均布的齿槽,反向联轴组件啮合连接两个半联轴器的齿槽;反向联轴组件包括交叉轴和齿轮,交叉轴由在同一平面上的多根轴一端相接构成,交叉轴的外轴端均铰接有齿轮,每个齿轮的两侧均分别与两个半联轴器的齿槽啮合连接。
所述的交叉轴至少由两根轴在同一平面上一端相接而成。
所述的交叉轴为十字交叉轴,十字交叉轴的四端均铰接有齿轮,齿轮的轴向方向垂直于半联轴器的轴向方向,四个齿轮均啮合连接在两个半联轴器的齿槽之间,通过单级齿轮传动连接实现两个半联轴器的反向旋转。
所述的十字交叉轴的中部沿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有用于将十字交叉轴固定的限位安装杆。
所述的十字交叉轴是由在同一平面沿圆周间隔均布的四根轴一端相接而成,每根轴的轴向沿圆周径。
所述的半联轴器为阶梯轴结构,阶梯轴的大端为与反向联轴组件连接的端面,小端开设带有键槽的孔,需连接的轴通过键槽和键和半联轴器同轴连接。
所述的半联轴器上的齿槽数目大于14,且两半联轴器上的齿槽数目比任意,而实现变齿传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四个齿轮均作为惰轮,实现了联轴器输入与输出反向。
2)两个半联轴器齿槽数相同时,输入输出转速一样,相反而言当齿槽数不一样时,可以实现输入输出转速不相等且反向的功能。
3)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结构联轴器中传递扭矩小的问题,四个齿轮实现输入轴扭矩分流,可以传递更大的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拆掉半联轴器7之后的本实用新型反向联轴器示意图。
图2是联轴器工作示意图。
图3是交叉轴5的三维零件图。
图4是半联轴器6的三维零件图。
图5是半联轴器7的三维零件图。
其中:齿轮1,齿轮2,齿轮3,齿轮4,交叉轴5,半联轴器6,半联轴器7,限位安装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四个同样大小的齿轮,四个齿轮分别为齿轮1、齿轮2、齿轮3和齿轮4,还包括一个交叉轴5、一个半联轴器6和一个半联轴器7。
如图3所示是交叉轴5三维零件图。交叉轴5零件结构上是由在同一平面沿圆周间隔均布的四根轴一端相接而成,每根轴的轴向沿圆周径,并且在中部沿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有用于将十字交叉轴5固定的限位安装杆8。在具体的工况中,限位安装杆8与机座固接,以保持交叉轴5与机座固定而不会旋转。
齿轮1、齿轮2、齿轮3和齿轮4分别铰接在交叉轴5上,关于交叉轴5的交叉中心对称分布,并且尺寸规格型号相同,即齿轮1、齿轮2、齿轮3和齿轮4可以自由绕交叉轴5各自端部的轴线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大端的圆环端面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齿槽,小端圆环端面开有孔,孔内开设有一条键槽。齿轮1、齿轮2、齿轮3、齿轮4与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啮合。
在具体工作时,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的小端通过键与轴相连接,并且与轴相接的一端通过轴肩实现轴向定位,大端同时与齿轮1、齿轮2、齿轮3、齿轮4的四个齿轮相啮合,齿轮1、齿轮2、齿轮3、齿轮4与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可以自由啮合传动。
具体实施的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上的齿槽数目为18,半联轴器6和半联轴器7端面上的齿槽数目也可以不相同实现变齿比。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56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征分配的吸入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挠性传动轴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