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电压电吹风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4945.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岳石阳;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G05B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电压电吹风。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式电压转换开关电吹风主要包括电吹风外壳、电源线及插头、发热结构和普通机械式电压转换开关,其中,外壳用以保证产品外形美观和手持操作方便,电源线及插头用以保证产品的能量输出和动力来源,发热结构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机械式电压转换开关用于人为调整电压转换开关,使产品能够匹配输入电压,以解决产品使用的环境、国家的不同造成的需要输入电压不同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式电压转换开关电吹风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普通机械式电压转换开关电吹风,会由于使用者错误或者忘记调整电压转换开关,没有与输入电压想匹配,引起输入电压过高或者过低,引起电吹风失效、起火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电压电吹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电压电吹风,其中,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风嘴、前筒、后盖和进风盖,所述前筒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筒,所述后盖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隔热筒的后侧与所述电机支架的前侧固定连接;一手柄,所述手柄的上端与所述后盖可转动连接;一出风网和一进风网,所述出风网设置在所述风嘴和所述前筒之间,所述进风网设置在所述进风盖的后侧;一发热架,所述发热架上安装有两可控硅,所述发热架设置在所述隔热筒的内部;一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支架的内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发热架发热;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一IC芯片(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手柄的上侧,所述线路板控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IC芯片识别输入电压,自动调节所述线路板的线路与输入电压相匹配。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还包括一档位圈和一转换轮,所述档位圈和所述转换轮设置在所述手柄的内部。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手柄的侧面设置有冷风开关和主开关,所述手柄的前侧设置有冷风按钮和开关推钮。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冷风开关和所述主开关控制所述转换轮,所述冷风按钮和所述开关推扭控制所述档位圈,通过所述转换轮和所述档位圈控制输入电压。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手柄的上侧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电机支架和所述后盖之间还设置有风叶。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隔热筒的内壁贴有云母纸。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护线套,所述护线套内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上述的全电压电吹风,其中,所述后盖与所述前筒的连接处的上侧设置有装饰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IC芯片智能识别输入电压,自动调整内部线路与之匹配,输出使用者需要的温度与风速。
(2)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者自己去手动调整电压转换开关,操作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整体图。
附图中:1、风嘴;2、前筒;3、隔热筒;31、发热架;4、电机支架;41、电机;5、后盖;6、进风盖;7、手柄;81、出风网;82、进风网;9、线路板;101、档位圈;102、转换轮;111、冷风开关;112、主开关;113、冷风按钮;114、开关推钮;12、负离子发生器;13、风叶;14、护线套;15电源线;16、装饰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爆炸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电压电吹风的整体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全电压电吹风,包括有:外壳,外壳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外壳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连接的风嘴1、前筒2、后盖5和进风盖6,前筒2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筒3,后盖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支架4,隔热筒3的后侧与电机支架4的前侧固定连接。通过隔热筒3使得外壳内的发热元件的热能不会传递至外壳表面,防止使用者误触碰导致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4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精子存活率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红疹状、花粉过敏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