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用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4582.2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星华;李永海;徐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627;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为电子烟充电用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香烟的替代品,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方便、健康、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市场上的电子烟都包括雾化器和供电组件,供电组件用于为雾化器供电。雾化器中包含了雾化部件和储存烟油的储油部件,储油部件中设有气流通道,雾化部件又包括了雾化单元和用于设置雾化单元的固定座。当雾化单元发热时使储油部件中的烟油雾化产生烟雾,烟雾再通过气流通道流出,达到模仿真烟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供电组件包括为可充电类型和一次使用的不可充电类型。在可充电的供电组件中,供电组件与充电器通常采用螺纹的方式进行连接。而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需要考虑螺纹的通配性,而且要做旋转运动,不够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烟供电电源在充电时与充电器通过插合就可完成充电连接的电子烟用充电器。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用充电器,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充电电路、从所述壳体延伸出的USB电源输入端、以及适于为外部电子烟电源充电的连接端口,所述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充电电路,所述连接端口的内侧壁设有柔性体,所述电子烟电源插入所述连接端口内时,所述柔性体与所述电子烟电源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固定所述电子烟电源。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端口。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端口中至少有一个连接端口采用磁吸的方式与所述电子烟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端口中至少有一个连接端口设有与所述电子烟电源相匹配的连接螺纹。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连接端口的内侧壁都设有所述柔性体。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各所述柔性体的内径不相同。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端口的底部凸出有两连接电极,两所述连接电极都为弹性顶针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上与所述电子烟电源相接触的侧面还设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用充电器在连接端口的内侧壁设有柔性体,所述电子烟电源插入所述连接端口内时,所述柔性体通过弹性形变与所述电子烟电源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固定所述电子烟电源,柔性体的弹性形变使得连接端口可适应不同外径的电子烟电源,达到电子烟电源在充电连接时更便捷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他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充电器与电子烟电源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充电器与电子烟电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充电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可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用充电器100,包括壳体110、设于壳体110内的充电电路111、从壳体110延伸出的USB电源输入端120、以及适于为外部电子烟电源200充电的连接端口112,连接端口112内的充电电极分别电连接充电电路111。
如图2所示,壳体110上设有两个连接端口112,其中一连接端口112的内侧壁设有柔性体114,另一个连接端口112设有与外部电子烟电源相匹配的连接螺纹115。电子烟电源200插入设有柔性体114的连接端口112内时,柔性体114与电子烟电源200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固定电子烟电源200。
再如图2、图3所示,设有柔性体114的连接端口112的底部凸出有两连接电极116、117,该两连接电极116、117都采用弹性顶针的结构。两连接电极116、117采用弹性顶针结构的目的是,可提高电子烟电源200在充电时的电连接稳定性。设有连接螺纹115的连接端口112的两充电电极为连接螺纹115和电极环118。
如图3所示,柔性体114上与电子烟电源200相接触的侧面还设有凸起1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45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