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下筒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2902.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乔卫民;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赫瑞特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4H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稳态 车位锁 弹簧 套下筒 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下筒内置结构。
背景技术
车位锁是一台完整的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必须具备: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电源,在驱动系统和传动系统结构中,地面摆臂在升降时受到外力阻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增加适应的蓄力机构可以保障机体工作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下筒内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下筒内置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的内侧壁上滑动地嵌合有下筒,所述上筒和下筒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在所述上筒和下筒的内部设置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上筒的内底部,另一端连接下筒的内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内底部设有一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的开口端与垫块相对,在压缩弹簧的最大压缩行程处,下筒的开口端抵靠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垫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下筒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筒和下筒运动挤压弹簧及弹簧的反作用力实现上筒下筒复位,在摆臂受到强外力作用时弹簧会压缩以此缓冲撞块的受力状况,保护动力机构不受损坏,并且本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经济实用,方便设备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筒,11、第一限位孔,2、下筒,21、第二限位孔,3、压缩弹簧,4、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下筒内置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上筒1和下筒2,所述上筒1的内侧壁上滑动地嵌合有下筒2,所述上筒1和下筒2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在所述上筒1和下筒2的内部设置一压缩弹簧3,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连接上筒1的内底部,另一端连接下筒2的内底部。
所述上筒1内底部设有一垫块4。
所述下筒2的开口端与垫块4相对,在压缩弹簧3的最大压缩行程处,下筒2的开口端抵靠垫块4。
所述压缩弹簧3的一端抵靠在垫块4上。
所述上筒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孔11,所述下筒2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孔1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孔21。
本实用新型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筒1和下筒2运动挤压弹簧3,再通过弹簧3的反作用力实现上筒1和下筒2的复位,在上筒1受到强外力作用时弹簧3会压缩以此缓冲上筒1的受力状况,保护附属机构不受损坏。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除非特别说明或者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赫瑞特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赫瑞特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2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稳态车位锁弹簧套上筒内置结构
- 下一篇:道闸及其驱动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