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1016.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瑞;黄星丽;汪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10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零件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一种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零部件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利用辅助工装以保证零部件焊接完成后的总成精度。
辅助工装在设计过程中与零部件设计存在下述矛盾:1、若简化辅助工装设计可降低辅助工装的设计和加工成本,并提升操作效率和精度一致性,但需对零部件设计提出诸多约束,造成零部件的重量增加、造型变更等负面影响;2、若单纯追求造型和轻量化对零部件进行设计,势必会导致部分辅助工装结构设计复杂化,导致辅助工装制作成本增加,操作过程不易管控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辅助工装在定位平板式零件时通常使用两个定位销,相应地平板式零件上也需要设计两个定位孔,通过两个定位销与两个定位孔的配合对平板式零件进行定位,该种结构的辅助工装的缺点在于需要在平板式零件上设计两个定位孔,对平板式零件的尺寸有硬性要求;此外,平板式零件在与其它零件拼焊时,对平板式零件边缘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而现有的辅助工装均无法对平板式零件的边缘位置进行有效定位,从而影响拼焊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的技术问题,它不但能够对平板式零件进行定位,而且还可以准确限制平板式零件除需要焊接的边以外其它三个边的位置,实现对平板式零件的精定位,提高焊接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包括底座、气缸、旋转臂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旋转臂的一端的两侧设有夹板,所述夹板和所述气缸的主体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同一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旋转臂的端部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部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顶面的中部设有下部第一支撑块,远离所述气缸的一端设有下部第二支撑块,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上安装有定位销组件,所述旋转臂的端部设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下部第二支撑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转接块上与所述定位销组件位于同侧的侧面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旋转臂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下部第一支撑块相配合的上部第一压紧块。
前述的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中,优选地,所述旋转臂的顶面上设有手柄。
前述的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中,优选地,所述定位销组件包括定位销和销座,所述销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所述销座上具有水平安装部,所述定位销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安装部上。
前述的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侧挡块,所述上部第一压紧块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三侧挡块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三侧挡块的工作面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组件所在的一侧。
前述的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上部第二压紧块和第一侧挡块,所述上部第二压紧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 上,且与所述下部第二支撑块相对设置;所述上部第二压紧块的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侧挡块沿竖直方向布置,其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侧挡块的工作面朝向与所述第三侧挡块的工作面朝向相反。
前述的平板式零件精定位夹具中,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接块的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工作面与所述安装板的侧面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部第一压紧块与下部第一支撑块相配合将平板式零件的一侧压紧,通过定位销组件对平板式零件的其中一条边进行限位,通过第二限位块对另一条边进行限位,通过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二支撑块的配合将平板式零件的另一侧压紧,并对其第三条边进行限位,实现对平板式零件的精定位,这样在对其进行拼焊操作时可以极大的提高拼焊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上部第一压紧块和第三侧挡块的轴测图;
图5是上部第二压紧块和第一侧挡块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气缸,3-旋转臂,4-安装板,5-夹板,6-下部第一支撑块,7-下部第二支撑块,8-定位销组件,9-转接块,10-第一限位组件,11-第二限位块,12-上部第一压紧块,13-手柄,14-定位销,15-销座,16-第三侧挡 块,17-第一安装槽,18-第一侧挡块,19-第二安装槽,20-上部第二压紧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1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