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流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80165.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哲;包龙;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智力岛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流曝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曝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流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技术和环保装备中,应大力推广污水处理厂高效节能曝气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好氧曝气的费用占比很大,具有很大节约潜力。
在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厂常用曝气器多为微孔扩散曝气,其工作原理是高压空气从微孔中喷出,其主要缺陷是空气压损大,微孔易堵塞易破损,使用寿命短,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曝气效果衰减,造成压缩空气很大的浪费,同时检修不方便,更换周期长费用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旋流剪切曝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气液混合出口,下端设有液体入口,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将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变为旋转状态的导旋流体,还包括进气管道、多个切割扰流体,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端置于所述导旋流体的下方,多个所述切割扰流体沿纵向依次放置且置于所述导旋流体的上方,所述切割扰流体包括支撑体、若干一端与支撑体做固定连接且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切割扰流条、设在切割扰流条上的切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结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体上且一侧面和切割扰流条下端面做固定连接且被折弯成锯齿状的支撑板、设在切割扰流条上的若干通孔、设在切割扰流条侧面的若干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旋流体包括设在筒体中央的椎体、若干个固定在椎体侧面的旋流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为柱状体,若干切割扰流条沿支撑体外圆周均匀布置,切割扰流条沿水平面向上方倾斜。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切割扰流体的切割扰流条交错布置,切割扰流条之间设有间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根据卡门原理,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含有能量)从进气管道的出气端送进筒体,液体从筒体下方的液体进口送进筒体,压缩空气和液体混合成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经导旋流体变为旋转状态,依次经过多层切割扰流体,在经过切割扰流体的切割结构后气液混合流体中的大气泡逐层依次破碎为微细气泡,微细气泡再与吸进的气液混合流体充分搅拌混合后从筒体的气液混合混合出口喷出,微细气泡与气液混合流体同时在曝气器周围形成上下循环流动,增加了微细气泡在水中滞留时间,大大提高了气体溶解率,使被曝气体与液体达到最佳混合状态和最长滞留反应时间。
2、切割扰流条沿水平面切斜设置,上面设有若干切割结构,且各个切割扰流体的切割扰流条在一水平面交叉布置,当旋转状态的气液混合流体经过时,大大增加了切割结构与气液混合流体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切割搅拌能力。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顶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扰流体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扰流体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旋流剪切曝气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气液混合出口2,下端设有液体入口3,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将流入的气液混合流体变为旋转状态的导旋流体4,还包括进气管道5、多个切割扰流体6,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端7置于所述导旋流体的下方,多个所述切割扰流体沿纵向依次放置且置于所述导旋流体的上方,所述切割扰流体包括支撑体8、若干一端与支撑体做固定连接且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切割扰流条9、设在切割扰流条上的切割结构。根据卡门原理,一定流量的压缩空气(含有能量)从进气管道的出气端送进筒体,液体从筒体2下方的液体进口送进筒体,压缩空气和液体混合成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经导旋流体变为旋转状态,依次经过多层切割扰流体,在经过切割扰流体的切割结构后气液混合流体中的大气泡逐层依次破碎为微细气泡,微细气泡再与吸进的气液混合流体充分搅拌混合后从筒体的气液混合混合出口喷出,微细气泡与气液混合流体同时在曝气器周围形成上下循环流动,增加了微细气泡在水中滞留时间,大大提高了气体溶解率,使被曝气体与液体达到最佳混合状态和最长滞留反应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正新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801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河道合理蓄水保障生态基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饮用水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