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630.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夏露;夏振尧;许文年;夏栋;张伦;程虎;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0;A01G27/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水 植生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边坡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矿山、水利等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在工程过后遗留很多陡峭的 岩石壁或者软边坡等,使裸露处植被的再生及恢复受到极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导致建成后的公路、铁路、矿山、水利边坡塌方。为此,人们通过对其进行绿化保护水土不流失。
现阶段国内外的岩质边坡常用的绿化方法有客土喷播法、植生带 ( 盆、袋 ) 法、三维网格法、混凝土框格梁法、厚层基材喷射植被绿化、植被混凝土绿化、鱼鳞坑开挖工艺、种植槽艺、攀爬植物绿化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都面临成本昂贵,基材固定困难,植被生命力不强,生长困难,植被水分、养分供给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坡面绿化后,经常地保持浇灌和养护,如不及时进行养护和浇灌,护坡绿化基质层仍然非常容易风化、流失,使得绿化程度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更谈不上生态恢复。本结构解决了边坡植被水分利用问题,对边坡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它能够提高植物存活率,增加绿化效果,自动进行灌溉,而不需要在绿化施工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养护、浇水,降低边坡绿化和后期维护成本,同时能够排出边坡渗水,提高边坡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它包括植生槽,所述植生槽固定在边坡的边坡外壁上,所述边坡的内部埋设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的管壁上加工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包覆有过滤网,所述泄水管的两端也包裹有过滤网,在植生槽的外壁上加工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上安装有溢水管,所述植生槽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给水层和营养层,所述泄水管埋设在给水层内部,所述营养层的顶部距离溢水口2-3cm。
所述植生槽采用混凝土制成,槽宽度 30~50cm,槽深 30 ~ 40cm,厚度至少 5cm,近边坡侧预埋锚杆,采用锚杆与边坡的外壁固定相连。
所述锚杆的直径1~1.5cm,间距 10 ~20cm,长度的 1/2位于边坡的岩体内。
所述溢水管倾斜安装在溢水口内部,并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所述给水层的厚度为10~15cm,其上部填充的营养层厚度为10~15cm。
所述给水层由碎石子组成,颗粒大小均匀一致。
所述营养层由细土、进口泥炭、椰糠、珍珠岩、控释肥颗粒多种材料按比例混合而成,并种植草本或灌木的种子。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的结构,泄水管出水口设置在植生槽内,实现边坡中多余水分的自动收集,同时植生槽上端无遮盖,可实现自然降水的自动收集,无需繁杂的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劳动力,降低成本;解决植被水分问题,增加植被的存活率,高效利用水分;采用轻质混凝土结构具有永久性和耐用性,采用乡土植物恢复边坡,快速实现坡面的植被恢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泄水管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生槽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植生槽1、溢水口2、溢水管3、泄水管4、过滤网5、出水孔6、锚杆7、给水层8、营养层9、边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一种边坡自渗水植生槽结构,它包括植生槽1,所述植生槽1固定在边坡10的边坡外壁上,所述边坡10的内部埋设有泄水管4,所述泄水管4的管壁上加工有出水孔6,所述出水孔6上包覆有过滤网5,所述泄水管4的两端也包裹有过滤网5,在植生槽1的外壁上加工有溢水口2,所述溢水口2上安装有溢水管3,所述植生槽1的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给水层8和营养层9,所述泄水管4埋设在给水层8内部,所述营养层9的顶部距离溢水口22-3cm。
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4,为PVC管,直径为5~10cm,深入坡面10~15cm,植生槽内的管道管壁上设有出水孔6,出水孔6直径为2cm,行间距与列间距均为2cm均匀分布,出水孔与水管两端管口处均设有过滤网5,过滤网由塑料盲沟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共振线圈装置排列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滴灌的生态挡土墙植栽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