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8261.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冯鲁兴;邓君;唐敬坤;韩志彪;曹志成;薛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16 | 分类号: | B30B11/16;B30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磁铁矿资源日益短缺,钢铁企业大量采用国外廉价赤铁矿生产球团矿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相关技术中,造球技术制备的赤铁矿球团存在固结温度高(1300℃~1350℃),焙烧温度区间范围窄,焙烧时间长,能耗高等问题。
内配碳球团是将铁精矿、细磨含碳原料及少量粘结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的球团。以赤铁矿为原料,添加适量固体燃料制备内配碳氧化球团,可以降低焙烧燃耗,提高球团强度,改善球团的冶金性能。然而,内配碳使得球团的导热系数减小,热量向球团内部传导能力变差。同时,不同碳质原料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需要制定合适的氧化焙烧升温制度,否则内配碳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难以逸出,容易造成球团开裂,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该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制备的球团导热性好且强度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包括:两个辊套,两个所述辊套的外表面外切,每个所述辊套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球碗槽和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辊套的轴向两端且穿过所述球碗槽,两个所述辊套可反向等速旋转且两个所述辊套转动时,其中一个所述辊套上的所述球碗槽与另一个所述辊套上的与其对应的所述球碗槽之间限定出闭合的物料腔,其中一个所述辊套上的所述凹槽与另一个所述辊套上的与其对应的所述凹槽之间限定出通孔;和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包括导杆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导杆相连,所述导杆沿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延伸,所述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导杆在穿过所述通孔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通孔中缩回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通过设置冲孔组件,并在辊套上设置适于冲孔组件穿过的通孔,通过冲孔组件与辊套的配合,一次完成球团成型和冲孔,使得制备的球团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导热、导气性能更好,提高了球团焙烧过程的热传导效率,缩短了焙烧时间,减少了焙烧燃耗,同时提高了还原气在球团内部的传输能力,增大了还原反应速率,缩短了还原反应时间,提高了使用该球团的竖炉的生产能力且便于球团内的气体逸出,球团不易开裂,提高了球团的整体结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杆包括:导杆本体,所述导杆本体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连接在所述导杆本体的另一端,且在远离所述导杆本体的方向上,所述缓冲部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辊套上的所述球碗槽为多个,多个所述球碗槽呈一排或者多排分布在所述辊套上,相邻两个所述球碗槽之间的最小间距为L,所述L满足:1mm≤L≤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球碗槽形成为半球形,所述球碗槽的直径为R,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1,所述R、d1满足:0.1R≤d1≤0.3R。
可选地,所述R满足:8mm≤R≤24mm,所述d1满足:0.8mm≤d1≤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球碗槽形成为半扁球形,所述球碗槽的具有第一半长轴A1和第一半短轴B1,所述A1、B1满足:1.2≤A1/B1≤2。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2,所述A1、d2满足:0.2A1≤d2≤0.6A1。
可选地,所述A1满足:6mm≤A1≤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些实施例,所述球碗槽形成为半橄榄形,所述球碗槽的具有第二半长轴A2和第二半短轴B2,所述球碗槽的第二半长轴与所述辊套的轴向垂直,且所述A2满足:6mm≤A2≤15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3,所述A2、d3满足:0.2A2≤d3≤0.6A2。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的辊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辊套的剖示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辊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8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辊成型机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