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7621.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风;金会娟;冯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E04H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450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建筑 围护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对节约能源和人们生活舒适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人为本的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超低能耗建筑起源于德国,是一种以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超高的气密性著称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不高于0.15W/m2·K,总一次能源消耗为20KWh/m2·a,相当于目前我国节能标准的92%节能要求。优化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科学改善墙体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为居住者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是当今建筑业内人士努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其能够达到超低能耗节能要求,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能力,保证空气品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设置在基层墙体外部,包括:
挤塑聚苯板,其通过墙面剂粘附在所述基层墙体外侧;
钢筋混凝土层,其浇注在所述挤塑聚苯板外侧;
聚氨酯PIR板,其通过墙面剂粘附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外侧;
岩棉板,其通过墙面剂粘附在所述聚氨酯PIR板外侧;
聚合物砂浆层,其浇注在所述岩棉板外侧,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内部沿竖向设有耐碱玻纤网,所述耐碱玻纤网通过第一连杆固定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上;
空气层,其设置在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外侧;
面砖层,其设置在所述空气层外侧,并通过多个第二连杆固定在所述聚合物砂浆层上,与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形成所述空气层;以及
防水层,其涂覆在所述面砖层外侧;
其中,所述基层墙体、所述挤塑聚苯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层、所述聚氨酯PIR板、所述岩棉板、所述聚合物砂浆层、所述面砖层、所述防水层预留有风道,所述基层墙体上设置有内风口,所述面砖层、所述防水层上设置有外风口,所述风道与所述内风口、所述外风口、以及所述空气层连通,所述内风口上设有内风门,所述外风口上设有外风门。
优选的是,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所述基层墙体的厚度为80mm,所述挤塑聚苯板的厚度为80mm,所述钢筋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mm,所述聚氨酯PIR板的厚度为30mm,所述岩棉板的厚度为30mm,所述聚合物砂浆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空气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面砖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mm。
优选的是,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所述钢筋混凝土层为轻骨料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所述内风门可抽拉设置在所述内风口,所述外风门可抽拉设置在所述外风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所述内风门包括一体成型的实心圆柱状第一部分与空心圆柱状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内风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设有多个条形缺口;
所述外风门包括一体成型的实心圆柱状第三部分与空心圆柱状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外风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四部分的外径,所述第四部分的外周设有多个条形缺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所述内风门与所述外风门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内风门上设有定位桩,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轴线延长线上,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桩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风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基层墙体外侧依次设置挤塑聚苯板、钢筋混凝土层、聚氨酯PIR板、岩棉板、聚合物砂浆层、面砖层、防水层,混-苯-混的夹心结构热惰性指标大,不占用室内有效使用面积、减少保温层厚度,聚氨酯PIR板机械强度好、耐燃、低毒,岩棉板轻质、吸声、不燃,聚合物砂浆层避免水蒸气结露,具有防水透气性能,空气层保证内部结构处于干燥状态,内风口、外风口与风道形成空气流通路径,内风门、外风门的启闭形成封闭空气层,增加传热组,提高保温隔热能力,多个层结构叠设满足结构传热系数不高于0.15W/m2·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7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方便拆装的帐篷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