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7365.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朗夫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12 | 分类号: | B65D88/12;B65D90/04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集装箱 内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运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
背景技术
集装箱内衬袋(container liner)多被用于标准集装箱中,装载大宗有流动性的散装颗粒状、粉末状产品,并使货物在运输途中保持干燥和卫生。与传统包装袋相比,集装箱内衬袋有装卸粉料方便,节省包装费用和降低人工成本等优点。
然而,对于有液体渗出的物品,无法达到防止液体污染集装箱壁的要求。尤其对于盐碱含量较高的湿货,湿货渗出物不仅容易对箱体产生腐蚀,受腐蚀的箱体反过来也容易对货物造成二次污染。
并且,现有内衬袋多依靠气泵对粉料和粒料进行装卸。该类内衬袋对于需要机械搬运的大宗货物无法有效装卸。叉车等机械进入后,内衬袋容易因碾压剐蹭破裂,丧失内衬效果。同时,机械进入时与内衬袋摩擦,容易因袋底与集装箱分离形成打滑和剪切,进一步影响内衬效果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适于机械在集装箱内装卸湿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能够方便机械装卸含液货物,耐磨防滑并均匀受力,保证内衬袋的防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其包括袋体、悬挂装置和防渗装置,所述袋体通过悬挂装置吊装于集装箱内壁上;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若干鸡眼扣,挂绳和挂钩,所述挂钩与集装箱固定连接,所述鸡眼扣贯穿设置于袋体上沿,所述挂绳依次穿过各鸡眼扣,吊装于所述挂钩上;所述防渗装置包括硬质编织布、塑料布和至少两层涂膜,所述袋体为软质编织布;所述硬质编织布和塑料布依次铺设于所述袋体内底部并粘结相连;所述涂膜涂覆于所述硬质编织布和所述袋体上。
优选的,所述涂膜至少涂覆于所述硬质编织布内侧以及所述袋体底部外侧。
优选的,所述硬质编织布和塑料布呈托盘状,且上沿通过玻璃纤维胶带与袋体粘结相连。
优选的,所述袋体采用聚乙烯(PE)软质编织布,所述硬质编织布采用聚丙烯(PP)硬质耐磨编织布,所述塑料布采用聚乙烯(PE)薄膜。
优选的,所述涂膜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为“HDPE”)。
进一步,所述袋体上沿设置有滑轨,所述鸡眼扣包括背挡、孔柱、卡环和卡角,所述孔柱与所述背挡连接并穿过所述滑轨,所述卡环于所述袋体另一侧套于所述孔柱上并通过卡角止回固定。
装货前,根据货量和机械预定内衬袋高度。将挂绳依次穿过鸡眼扣孔柱;滑动调节鸡眼扣横向位置,抽放挂绳使袋体至合适高度,缠绕部分挂绳至孔柱上;扣死卡环,使其与背挡夹紧挂绳;机械装货。
装货中,可根据机械与袋体受力情况调节挂绳松紧,以及鸡眼扣位置,避免袋体褶皱或过度拉伸。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综合效果包括:
本新型能够通过鸡眼扣与挂绳的组合将袋体快速挂装于集装箱上,并采用搬运机械装卸含液量高的货物。所述两层涂膜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内衬袋的防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机械进出集装箱时的静摩擦力,以及袋体与集装箱底部的结合力,避免机械打滑以及袋体褶皱剪切受力,并保护内层相对柔弱的塑料膜。在涂膜和塑料膜三层防水一层破损后仍能有效避免渗水。从而多方面保证了内衬袋的防渗水能力。在吊装后,能够通过调节挂绳两端松紧度,即可方便调节整个袋体高度,配合袋体和硬质编织布显著提高内衬袋拉伸韧性,使内衬袋各处均匀受力,适于机械进出或抬举货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的底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渗液集装箱内衬袋的鸡眼扣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尤其各层厚度及其间隙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朗夫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朗夫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7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