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648.3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0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富强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特别涉及车载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工业的发展,导致空气质量的直线下降,如雾霾天气显著增多。而在城市中,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开车,对于身体健康会造成大的损害,因此车载空气净化器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市场。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车上需要安装的设备也越来越丰富,但是,车内空间相对狭小,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减小设备体积,尽可能的实现单一设备的多功能化。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功能单一,使得用户在选购时犹豫不决,也会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空气净化器,其能解决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功能单一,使得用户在选购时犹豫不决,也会给使用者造成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用于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组件和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电子设备支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底部的支撑底座和用于作为所述电子设备靠背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底座位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顶端,所述支撑部件靠近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包括第一连接端,所述支撑底座靠近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包括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用于向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上的所述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
优选的,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提供电能的无线供能模块,所述无线供能模块包括用于从车载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获取电磁能的无线供能线圈,所述无线供能线圈位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二连接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容纳部,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设有收纳停止位,当所述支撑部件转动至所述收纳停止位时,所述支撑部件被收合于所述容纳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限位部,所述电子设备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上时,所述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电子设备滑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上设有防滑件,当所述电子设备置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上时,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防滑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无线充电位和第二无线充电位,所述第一无线充电位和所述第二无线充电位分别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两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风扇、净化件,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用于驱动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内部,而所述空气经所述净化件净化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还包括控制组件和用于向所述车载空气净化器供电的第一供电接口和用于向电子设备供电的第二供电接口,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第二供电接口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空气净化组件和电子设备支架组合到一起,实现了一物多用,既可以用于净化车内空气,又可以用于放置手机、平板、导航仪等电子设备,客户在购买时更优吸引力,且减小了车内设备的数量和大小,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部件收合于容纳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标记说明:100、空气净化组件;110、外壳;120、风扇;130、净化件;101、进风口;102、出风口;200、电子设备支架;210、支撑部件;211、第一连接端;212、防滑件;213、第一无线充电位;214、第二无线充电位;220、支撑底座;221、第二连接端;222、限位部;230、转轴;240、容纳部;300、控制组件;310、第一供电接口;320、第二供电接口;10、无线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富强,未经李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口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之除错讯息输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