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显示器增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6195.4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谷曙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曙阳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3 | 代理人: | 董小英 |
地址: | 318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显示器 增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显示器增高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颈椎病也随之越来越多,其实原因有许多,长期都是低头伏案工作,颈椎老是受到压迫,尤其是电脑一族,长时间低头看电脑,会导致颈椎由度变直,影响脑供血,间接引起头晕、眼花,颈肩酸痛麻胀凉,导致许多年轻的朋友都患上了颈椎病,现在很多电脑台高度都是固定,各人的身高不同,一种高度的电脑台就不能满足各种身高不同的人的最佳视角。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1061083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多功能电脑显示器增高架,包括架体,该架体由底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围合成上方、前方开口架体,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把柜体分隔为第一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第三收纳空间,左右两侧板下方与底板下方构成第四收纳空间,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对应相同高度位置上分别设有若干固定条,顶板可根据所需高度分别放置在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对应相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条上。
上述显示器增高架具备调节显示器高度的功能,但仍存在一些缺陷:高度调节只有三档,适用范围小,难以调节到适用于使用者的最佳的高度,在调节高度时需要先把显示器取下,较麻烦,若直接调节高度容易导致显示器掉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显示器增高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显示器增高架高度的无极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调节显示器增高架,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左下侧具有支撑系统一,所述支撑系统一包括长度相同的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相互交叉且在两者中点处铰接,该支撑一与支撑杆二相邻的两端中的一端与顶板下侧面铰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一且能沿顶板下侧面活动,支撑一与支撑杆二的另外两端中的一端与底板上侧面铰接,另一端为活动端二且能沿底板上侧面活动,所述顶板右下侧具有支撑系统二,所述支撑系统二与支撑系统一的结构相同且相对设置,所述活动端一或活动端二与所述支撑系统二中相对设置的活动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穿插配合有沿前后延伸的调节丝杆,该连接杆能沿调节丝杆的轴线前后运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过程中电脑显示器置于顶板之上,需要调节高度时可通过沿指定方向转动调节丝杆,丝杆上的螺纹转动从而慢慢带动与之配合的连接杆前后运动,从而通过活动端一或活动端二带动相互铰接支撑一与支撑杆二一起开合运动,当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上下方向的开口角度调小时,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偏向于竖直方向,从而顶板的位置变高,显示器逐渐调高,当支撑杆一与支撑杆二上下方向的开口角度调大时,撑杆一与支撑杆二偏向于前后方向,从而顶板的位置变低,显示器逐渐调低。通过设置支撑一与支撑杆二长度相同,可以保障在高度调节过程中顶板始终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使显示器不会在操作调节过程中滑落,在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支撑系统一和支撑系统二,能保障顶板受力均衡,使高度调节的过程更加平稳,通过设置连接杆将支撑系统一和支撑系统二的运动状态相统一,实现同步运动,通过设置调节丝杆与连接杆相配合,使连接杆能够停留在调节丝杆行程内的任意位置,从而实现显示器增高架高度的无极调节。
在上述的一种可调节显示器增高架中,所述支撑系统一还包括沿前后延伸导轨一和导轨二,所述导轨一与所述顶板相固连,所述导轨二与所述底板相固连,该导轨一和导轨二相互平行设置,导轨一和导轨二中分别活动卡接有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滑块一与活动端一相铰接,所述滑块二与活动端二相铰接。导轨一和导轨二与顶板固连可保障活动端一和活动端二沿顶板底面滑动,导轨一和导轨二相互平行设置使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在调节过程中不会发生运动干涉而造成损坏,通过设置活动端一与滑块一相铰接,滑块一与导轨一配合,使得活动端一依照导轨一的轨迹线运动,同理活动端二须依照导轨二的轨迹线运动,这样使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在限定的范围内运动,不易跳动,能更好地实现显示器增高架高度的无极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曙阳,未经谷曙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6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脚架
- 下一篇:一种三维信息采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