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5139.9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安顺;宋团飞;李宽宽;杨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宋团飞;李宽宽;杨虎成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油管道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输油管道(也称管线、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用以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输油管道系统,即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产品最主要的输送设备,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油相比,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输油管道的管材一般为钢管,使用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连接成长距离管道,并使用阀门进行开闭控制和流量调节。输油管道主要有等温输送、加热输送和顺序输送等输送工艺。目前输油管道已经成为石油的主要输送工具之一,且在未来依旧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盗油分子疯狂的在管道上打孔盗油,一旦发生输油管道的漏油事件,不仅使管道被迫停输,正常的生产无法进行,而且污染环境,环境的赔偿费用非常高。如果管道停输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全线凝管的恶性事故,损失不可估量。
盗油分子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盗油方式越来越狡猾,由原来在路边挖矿直接打眼打孔装车盗油,到从管线接分支管线在远离输油管线隐蔽处装车盗油,发展到跨公里,跨建筑物挖地道接管线盗油,此种情况下难以准确定位被盗位置。
专利2016201572926.6中公开了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包括圆套筒、震动检测仪、处理器、报警器、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蓄电池、风力发电器以及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的主要部件均设置在圆套筒外部,极易被犯罪分子破坏,从而无法起到报警防盗的作用;所述的额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仅仅依靠检测震动来判断是否发生盗油事件,不能够作出准确判断且易被违法分子误导而定位了错误的位置,造成人力浪费,资源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监测、双保险的输油管道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包括遮光套、震动检测仪、GPS定位器、液位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处理器、太阳能蓄电板、蓄电池以及声光报警器;所述遮光套为圆筒状,包括卡块和卡槽,两块半圆状套件通过卡块和卡槽的相互咬合;所述的遮光套的第一块套件中设有震动检测仪和GPS定位器,第二块套件中设有无线信号发射器和处理器,并且第二块套件外表设有太阳能蓄电板、蓄电池以及声光报警器;所述的遮光套套设于管道的外侧,管道内壁上设有一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外壁上的接口与处理器的输入端链接;所述的处理器的输入端还接有震动检测仪的输出端和蓄电池的输出端;处理器的输出端接有GPS定位器、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所述的太阳能蓄电板的输出端接于蓄电池的输入端,蓄电池的输出端接有震动检测仪、GPS定位器、液位传感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处理器以及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遮光套为金属材质,内壁覆有绝缘层,外壁覆有三防遮光布;遮光套的内径与管道的外径相等,厚度为3-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振动检测仪以及液位传感器同时监测两种数据判别是否存在盗油行为,出现一种信号的输出则向终端进行报警,报警效率较高;(2)GPS定位器和声光报警器准确定位盗油位置且发出声光,避免了传统的采用人工进行巡逻,有效解决了输油管道被钻洞偷油,仅依靠人员巡逻检查报警效率较低的问题;(3)遮光套可以有效绝缘且遮光、隔热,提高输油管道的安全系数;(4)有效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降低了对市电的损耗;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的外观图;
图3为一种输油管道报警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遮光套1、震动检测仪2、GPS定位器3、液位传感器4、无线信号发射器5、处理器6、太阳能蓄电板7、蓄电池8以及声光报警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宋团飞;李宽宽;杨虎成,未经安顺;宋团飞;李宽宽;杨虎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51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粉分级系统自动补排氮装置
- 下一篇:水电站机组压力管道斜井段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