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苗族芦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4036.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开义 |
主分类号: | G10D7/00 | 分类号: | G10D7/00;G10D9/00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200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苗族 芦笙 | ||
1.一种改进的苗族芦笙,它由声斗和声管组成,每个声管上均有避音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声斗为一个椭圆形腔斗,前端连接有一个锥形管的斗颈,后端连接有喇叭形斗尾,声管穿插于声斗中,每个声管穿入声斗的部分装有发声簧片,声管内簧片下方有塞子封堵,所述声管是自下而上依次阶梯式变粗的圆管,最上一节粗管上开有扩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斗颈接有可更换的吹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斗尾装有排液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声管向斗颈一侧有弯曲度,各声管间有绑带捆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所述声管有六根,分别是音1声管、音2声管、音3声管、音5声管、低音5声管和低音6声管,其中5音声管最短,自下而上有依次变粗的三节管组成;其余五管均为自下而上依次变粗的四节管,长度按音3声管、音2声管、音1声管、低音6声管和低音5音声管的顺序依次变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各声管上的簧片卡装在管壁的开口处,簧片的振荡舌为梯形,舌尖朝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簧片用20-40微米厚的铜片制作,振荡舌用激光切割而成,振荡舌与簧片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声管的管壁厚度为1-2毫米,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做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进的苗族芦笙,其特征在于声斗、斗颈和斗尾由对称面分成两部分,分别挖出空腔,然后对合胶结或者绑箍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开义,未经熊开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40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岸桥高压开关柜远程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烟雾火灾报警器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