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2750.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2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刘淑英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8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气囊 医用胸带 积液 胸带 胸部 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气囊 气管总成 手术创面 凹陷区 可调式 皮瓣 伸缩性 单向进气阀 加压气管 伸缩调整 术后恢复 放气阀 盒连接 可调控 气压表 引流管 引流环 止流夹 气囊 渗出 放气 受力 术后 死腔 支管 加压 存活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主要涉及医用胸带领域。包括医用胸带、固定气囊盒、加压气囊、气管总成和积液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胸带的两侧胸部与固定气囊盒连接,所述加压气囊的尺寸大于皮瓣的尺寸,所述气管总成包括加压气管、气压表、放气支管、放气阀和单向进气阀,所述积液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环、引流管、止流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的加压气囊为可调控气囊,而且加压气囊具有伸缩性,形状可以根据胸部肋间间隙凹陷区伸缩调整,保证了胸带对胸部肋间间隙凹陷区进行有效加压,保证了手术创面受力基本均匀,避免手术创面有积液渗出,避免造成术后死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有利于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胸带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
背景技术
对所有乳腺癌患者实施改良根治术后,常用常规无菌纱布覆盖切口处的皮瓣,用无菌纱球和纱布填充在患侧的锁骨下区、腋窝、胸骨旁等凹陷处,使其胸壁平坦。然后再穿戴普通胸带,将无菌纱球和纱布绷紧固定。但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技术中用无菌纱球和纱布覆盖切口处皮瓣以及患侧部位,再用普通胸带上的绷带绷紧固定包扎,这种方法无法对胸部肋间间隙凹陷区进行有效加压,这些部位成为加压盲区,造成术后死腔,影响皮瓣的存活。
2、普通胸带上的绷带使用时间过长后,绷带的松紧力会大大减小,在患者日常活动、咳嗽时,绷带容易出现松动、位移,不利于术后恢复。
3、使用普通胸带上的绷带绷紧固定时,会使手术创面受力不均,手术创面处会有积液渗出,积液得不到及时清理会造成皮瓣不能与创面胸壁紧贴,导致皮瓣缺血坏死,引发相关的乳腺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它拥有可调控气囊,而且气囊具有伸缩性,形状可以根据胸部肋间间隙凹陷区伸缩调整,保证了胸带对胸部肋间间隙凹陷区进行有效加压,因为手术创面受力基本均匀,避免手术创面有积液渗出,同时也避免造成术后死腔,有利于皮瓣的存活;而且在患者日常活动、咳嗽时,不易出现松动、位移,有利于术后恢复。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式多功能胸带,包括医用胸带、固定气囊盒、加压气囊、气管总成和积液负压引流装置,所述医用胸带的两侧胸部与固定气囊盒连接,所述固定气囊盒一侧设有气管通口,所述固定气囊盒上设有气囊放置槽,所述加压气囊与气囊放置槽底面粘接,所述加压气囊的尺寸大于皮瓣的尺寸,所述气管总成包括加压气管、气压表、放气支管、放气阀和单向进气阀,所述加压气管一端穿过气管通口与加压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压表设置于加压气管上,所述放气支管与加压气管连通,所述放气阀设置于放气支管上远离加压气管一端,所述单向进气阀设置于加压气管上远离加压气囊一端,所述积液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环、引流管、止流夹,所述引流环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环尺寸大于皮瓣的尺寸,所述引流环在加压气囊的压力下与人体胸部创面外侧紧密贴合,所述引流管与引流槽相连通,所述止流夹设置在引流管上。
所述医用胸带包括体前胸带面和背面胸带面,所述体前胸带面一端和背面胸带面一端通过固定带连接,所述体前胸带面另一端设有绷紧带,所述背面胸带面另一端设有与绷紧带相适应的带扣。
所述医用胸带的两侧胸部与固定气囊盒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医用胸带的两侧胸部设置毛绒部,所述固定气囊盒上设置扎刺。
所述加压气囊靠近皮瓣的一端设有亲肤层。
所述气压表通过胶带连接在体前胸带面外侧。
所述加压气管和引流管均与体前胸带面内侧通过胶带连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刘淑英,未经张伟;刘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2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