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1268.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高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偶 补偿 导线 校线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
背景技术
在冶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需要使用大量的电缆,然而在电缆敷设后,需要对每根电缆进行一一校对,目前电缆校线常用的工具是校线灯,由导线、两节1.5V电池和一个2.5V灯泡组成,此种校线灯在冶金工程当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此种工具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如对带电电缆进行校线时容易烧掉灯泡,且不能对热电偶补偿导线这种电阻值较高的导线进行校对,不仅造成施工不方便且造成大量的灯泡等零件需要替换,无形间降低了施工效率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高电阻值热电偶补偿导线进行校对,且能够在试电笔、普通导线校对、热电偶补偿导线校对多个功能中进行切换的校线笔,不仅避免了浪费,还便于携带和使用,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包括导线,包括校线部分、电源部分和接地部分;
所述校线部分包括笔尖、校线笔外壳,所述校线笔外壳上设置有LED指示灯、切换开关和测量铜块,所述校线笔外壳内设置有检测电路;
所述电源部分包括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外壳内部设置有直流电源和直流继电器;
所述接地部分包括鳄鱼夹;
所述笔尖与校线笔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校线笔外壳通过导线与电源外壳的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电源外壳的电源负极通过导线与鳄鱼夹相连。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LED指示灯、切换开关和测量铜块与所述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源和直流继电器连接,所述直流电源和直流继电器与所述鳄鱼夹连接。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保护电阻和CS7117检测芯片;所述保护电阻包括第一保护电阻、第二保护电阻。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LED指示灯包括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和黄色发光二极管。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校线笔外壳上依次设置所述蓝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切换开关、红色发光二极管、黄色发光二极管和测量铜块。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校线笔外壳上设置有硅胶软套,位于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和切换开关之间。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直流电源包括3V直流电源和9V直流电源。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直流继电器包括第一直流继电器和第二直流继电器,所述第一、二直流继电器均采用3V直流继电器。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切换开关设置有四个档位。
在上述的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中,所述笔尖为平口起子,校线笔外壳形状为笔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不仅能够在校线前检测导线电压,避免校线时带电导线烧坏灯泡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增大直流电源电压,使校线笔能够对热电偶补偿导线进行校对,将普通电缆校对、带电检测、热电偶补偿导线校对几种功能集于一体,功能之间的切换方便,采用了同笔外观一致的设计,且笔尖设计为平口起子,校线过程中可直接将导线从端子排上拆卸,方便使用。避免了浪费,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校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热电偶补偿导线校线笔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电路图;
其中,1-笔尖、2-蓝色发光二极管、3-绿色发光二极管、4-硅胶软套、5-切换开关、6-红色发光二极管、7-黄色发光二极管、8-测量铜块、9-导线、10-电源外壳、11-鳄鱼夹、12-校线笔外壳、BC1-3V直流电源、BC2-9V直流电源、K1-第一直流继电器、K2-第二直流继电器、R1-第一保护电阻、R2-第二保护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1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的中心静脉压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