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退火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310.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亮;周玉成;刘建召;孟祥伟;刘鸿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本溪***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退火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能源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玻璃退火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属高能耗产业,目前我国三百多条生产线中以日产平板玻璃600-1200吨为主。生产中退火窑的生产工艺是将玻璃板均匀降温,以消除玻璃板在成型过程中的机械应力和残余热应力,玻璃在退火窑内闭路热风循环区内的温度梯度由600℃降至200℃左右,依玻璃比热容的物理特性,每吨玻璃退火冷却后所释放的热值为334400KJ/h,除约20%的热值由退火窑壳体外表面散失外,均以热风形式至车间外排空,平均排风温度在250℃以上,以一条日产800吨浮法生产线为例,每小时排空热值约为11×106KJ/h,折合标煤为410kg,常年稳定的热排放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是巨大的,且直接排放对环境也相当不利。因此,现有的退火窑排热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从而将热能排放有效地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余热转化率高、节能绿色环保的玻璃退火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玻璃退火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换热器的入口端与退火窑的外排风口连接,换热器的出口端设有风机;所述换热器内设有两个整流板,两个整流板将换热器的内腔分成依次连通的一级换热仓、二级换热仓和三级换热仓;所述一级换热仓内设有蒸汽加热管,二级换热仓内设有蒸汽发生器,三级换热仓内设有预热管,预热管两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蒸汽发生器和外部水源,加热管的入口端与蒸汽发生器连接,且蒸汽加热管的输出端上设有温控阀。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循环换热管,蒸汽发生器设于换热器的外侧且与预热管连接,循环换热管固设于二级换热仓内且与蒸汽发生器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换热器上设有自控装置,蒸汽发生器上设有液位检测器,预热管与外部水源之间设有补液阀,自控装置分别与风机、温控阀、液位检测器和补液阀电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循环换热管和预热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在排污管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玻璃退火车间的热排风进入换热器内,依次对蒸汽加热管、循环换热管和预热管进行热交换,使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加热到150-200℃,从而满足应用环节需求,可有效转化和利用玻璃退火余热,减少热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排风口;2、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预热管;5、外部水源;6、蒸汽加热管;7、排污管;21、整流板;22、一级换热仓;23、二级换热仓;24、三级换热仓;25、风机;26、自控装置;31、循环换热管;32、液位检测器;33、温控阀;41、补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本溪玉晶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进式匀质钢丝拉拔设备
- 下一篇:一种钢丝拉拔用压线张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