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导翻边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70190.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威;马东海;曹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夏烨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导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边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波导翻边工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软波导作为传输馈线已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数字微波接力通信、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多路微波分配系统等领域。软波导具有衰减低、电压驻波比小、气密性好、成本低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抗拉性和柔软性,可大长度生产,方便运输和安装,适合远距离微波信号的传输。
软波导在与其他设备或者馈线连接时需安装法兰,而实现软波导管与法兰连接的方式就是翻边。目前,国内软波导在翻边时主要采用榔头进行手工翻边,这种翻边方式不仅对工人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对工人进行专门的培训;并且人为因素导致翻边的质量不同,进而引起质量一致性无法有效保障,不具有广泛的推广性。
国外波导厂家所用翻边工具100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面101与法兰端面固定,转动把手102,使翻边块103之间距离逐渐变大,推动波导管铜皮使其延展开。
如图1所示的翻边工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结构复杂,拆装不易;
2.存在多次安装定位,使用复杂,容易导致翻边错误;
3.需多次拆卸安装定位,费事费力,效率低;
4.一种规格的翻边工具只对应一种规格型号的椭圆波导,使翻边工具的规格过多,不具备普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波导翻边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导翻边工具,包括翻边组件和固定块;所述翻边组件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内的转动部件、相对设于所述底座上部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套设有拨动盘的滚动杆、首端设有移动块的连接杆、以及安装于所述移动块底部的翻边头;所述固定块置于所述转动部件内并与所述底座相接;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内圈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拨动盘相接触的拨片;所述滚动杆的首端与设于第一支架内的转动件转动相接,滚动杆的尾端与所述移动块相螺接;所述连接杆的尾端置于所述第二支架内。
优选地,还包括一与所述固定块相接的锯导;在所述锯导的侧端面开设有一开口。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包括结构相同的两半圆块,其上开设有固定波导的半圆卡口。
优选地,所述两半圆块之间通过螺纹或卡箍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为螺旋凹槽结构或光壁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部件为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底座固定相接。
优选地,所述拨动盘为星型齿轮,所述星型齿轮与所述滚动杆为一体结构;在所述星型齿轮上设有6-12个齿。
优选地,所述翻边头与所述移动块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翻边头的头部为圆台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为轴承;所述转动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所述滚动杆的首端置于该轴承的内圈。
优选地,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的底座处设有一U型口,所述第二支架置于该U型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安装即可实现整个翻边过程,较之旧式的翻边工具安装步骤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翻边工具配不同尺寸的固定块,使不同型号规格的椭圆软波导翻边时只需更换相对应尺寸的固定块,减少了配套附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和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卡箍这种快速连接结构方式,使安装更加快捷,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的方式翻边,减少了施工应用中对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依耐性,提高了标准化操作,利于工程化应用。
5.本实用新型螺旋凹槽结构的固定块,可以防止波导管坯在翻边过程中的窜动,提高了翻边的一次合格率。
6.本实用新型中的翻边的椭圆软波导电性能与手工翻边的软波导电性能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翻边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与滚动杆连接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与锯导配合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中两半圆块通过螺纹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中两半圆块通过卡箍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中固定块内部为光滑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中固定块内部为螺旋凹槽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未经上海传输线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70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波纹管平口枪
- 下一篇:立式液压涨形机桶身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