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9906.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沈艳;杜和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2;H01F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断路器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塑壳断路器的漏电互感器,都采用塑料罩灌树脂密封的方式。例如,申请号为201020252516.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屏蔽罩,包括互感器、外壳,还包括支架、屏蔽层,所述的互感器装在支架上,所述的屏蔽层将支架包围,所述的屏蔽层设在外壳内部。所述的屏蔽层包括内圈屏蔽层、外圈屏蔽层、前屏蔽层、后屏蔽层,所述的内圈屏蔽层设在支架内圈中,所述的外圈屏蔽层设在支架外圈中,所述的前屏蔽层贴在支架前表面上,所述的后屏蔽层贴在支架后表面上。互感器最外面的屏蔽片和断路器三相导体,仅靠一层凝固的树脂绝缘。这种绝缘方式使产品在使用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互感器套设在发热的导体周围使用,产品工作时,导体发热,互感器长期处在一个高温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互感器表面的固化胶老化,严重的会开裂。由于屏蔽片是硅钢片,是导体,导致断路器三相导体中的任意两相发生相间短路的安全事故概率倍增。
市场上避免导体通过互感器击穿,都是在导体上缠绕绝缘胶带来预防(见图2)。由于绝缘胶带是人工缠绕,随机性比较大。胶带在与互感器接触的地方可能会存在缝隙或受外力损坏。如果互感器和导体同时在这几个接触区域出现开裂或破损,就会导致导体发生相间短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这虽然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很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密封性好,能有效提高互感器绝缘性能,减少断路器发生相间短路事故的用于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罩、与绝缘罩相对设置的绝缘盖、依次设置在绝缘罩与绝缘盖之间的下屏蔽组件、屏蔽互感单元及上屏蔽组件,所述的屏蔽互感单元包括与绝缘罩同心设置的内屏蔽圈、由内向外依次套设在内屏蔽圈上的缠绕有线圈的铁芯以及外屏蔽圈,所述的内屏蔽圈、铁芯与外屏蔽圈的高度相同。
所述的绝缘罩为具有环形凹槽的绝缘罩,所述的下屏蔽组件套设在绝缘罩的环形凹槽中,并与绝缘罩的内环同心设置。
所述的下屏蔽组件由若干个下屏蔽片依次堆叠而成。
所述的内屏蔽圈套设在绝缘罩的内环上,并且内屏蔽圈的内壁紧贴绝缘罩的内环外壁设置,所述的铁芯的内侧面、外侧面分别紧贴内屏蔽圈的外壁、外屏蔽圈的内壁设置。
所述的上屏蔽组件由若干个上屏蔽片依次堆叠而成,所述的上屏蔽片的外直径D上<下屏蔽片的外直径D下,并且所述的上屏蔽片的内直径d上>下屏蔽片的内直径d下。
所述的上屏蔽组件与绝缘罩的内环之间形成第一环形间隙,所述的上屏蔽组件与绝缘罩的外环之间形成第二环形间隙,所述的绝缘盖为具有环形凹槽的绝缘盖,该绝缘盖的内环、外环分别与第一环形间隙、第二环形间隙相适配。
所述的绝缘罩设有向外凸出的接线端,该接线端上开设有接线孔,所述的绝缘盖上设有与接线端相适配的导线压头。
本实用新型零序电流互感器采用带凹槽的绝缘盖,反扣在绝缘罩上。绝缘罩与绝缘盖的凹槽内外壁相互交错咬合,增大了最上面屏蔽片到外界的爬电距离。把屏蔽片、屏蔽圈和铁芯完全密封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与相互接触的带电导体完全绝缘,从而提高互感器的绝缘性能,减少断路器发生相间短路的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9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