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7783.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1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凌嘉伟;周军党;卢玉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嘉伟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25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吸附 分离 电解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主要应用于高难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及生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效率。也可用于化工废水的提标及色度处理方面。
背景技术
当前,针对一些高难度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微电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前市场上的微电解反应器,多采用成型的铁碳微填料作为微电解反应介质,或采用铁屑加活性碳做为反应介质。
采用铁碳微电解填料作为微电解反应介质,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因加工成型时的孔隙率不同,反应效率不同。
2、填料占用了大量的反应空间,增大了设备投资成本。
3、填料使用一段时间的填料反应效率下降较快。
4、填料中的活性炭无法做到回收,铁粉大量未参与反应,造成大量浪费。
采用铁屑、活性碳作为微电解反应填料存在以下缺点:
1、铁屑比重大,沉在池底,活性碳比重轻处在铁屑上面或水中,与铁屑接触效果不好,反应效率不高。
再者两种填料都是固定不动,在实际工程中会出现填料板结的情况,所以填料更换周期短,填料使用不彻底,进而造成填料使用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通过电磁铁的可控磁性来吸附出水槽内的铁粉,解决了未反应铁粉的流失及分离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粉末铁和颗粒活性碳在微电解反应桶里流化反应,在出水口增加了磁吸附装置。当未反应的铁粉与铁泥随反应后的水一起经出水口流程后,本磁吸附装置将会启动产生的磁性将水流中的铁粉进行吸附,吸附下来的铁粉返回微电解反应器重复使用。本反应装置可以将未反应铁粉与出水有效分离,流化的铁粉及颗粒活性碳可以与废水在流化状态下充分反应,提高微电解反应器的效果。
进一步地,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堰采用半开放式,当环形磁铁转到开放式一边时磁性消失,铁粉由此边落入水中。
进一步地,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分离装置采用电磁环形设计,可以在桶壁外转动,保证在出水槽范围内的电磁铁具有磁性。
进一步地,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分离装置采用环形设计,在转到出水槽位置时产生磁性,转到出水槽下方的时候,消除磁性,使铁粉自由落入反应桶继续参与反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粉末铁粉和颗粒活性碳作为反应介质,反应效率高、不板结、填料使用率高。同时采用磁吸附技术回收未反应铁粉,可以大大降低水处理成本,而且本磁吸附技术简单易行,便于工程化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显著优点是,填料只用补充不需更换废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磁吸附分离微电解装置示意图。
其中,1微电解反应器、2出水槽、3电磁吸附分离装置、4曝气强化空气管、5铁粉及颗粒活性碳、6出水管、7搅拌装置、8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图1,实施时电磁吸附分离装置安装在出水槽的桶壁外,压缩空气来自管道或者空压机,起到强化曝气及搅拌作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出水情况补充铁粉和活性碳。
将需要反应的水调到pH=3.5左右,然后经进水管8进入微电解反应器1中,向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及颗粒活性碳5,开动搅拌装置7,反应开始,空气由曝气强化空气管4进入反应体系,其曝气搅拌作用,反应一段时间,水进入出水槽2,这时电磁吸附分离装置启动,废水中未反应铁粉吸附到反应罐壁上,随电磁吸附分离装置转到慢慢抵达出水槽2的开放边,这时磁性消失,铁粉落入反应桶内继续参与反应。反应后的水经出水管6排出。
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性,让出水槽内的铁粉随着电磁铁的旋转而移动至出水槽外,再没有磁性的情况下,自动落到反应桶内参与反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嘉伟,未经凌嘉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7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浮机
- 下一篇:用于酸性废水亚铁离子超标预警预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