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便携水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6080.7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唐仕川;张超;徐恺衎;陈卫卫;萧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F3/20 | 分类号: | A45F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便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源携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煤矿内使用的可折叠便携水袋。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生产环境差,普遍存在高温、高湿和高尘的恶劣工作环境。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井下工人劳动负荷大,工作时间较长,工作中工人身体出汗量巨大,因此对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需求十分强烈。
目前,井下工人喝水的工具一般为两种,一种为市面上普通的饮料瓶,另一种是家庭中常用较大容积的水杯,但上述二者均不方便携带。此外,当工人下井作业时常需要携带当班的工具和材料,难以腾出手携带水杯,而且,由于水杯杯口的开放特性,当工人喝水时,会使杯内的饮用水被空气中的粉尘污染,且井下工人工作时双手布满煤灰,打开杯口时也会污染杯内饮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便携水袋,该水袋是一种便于煤矿井下工人携带饮用水、以及便于饮水的工具,能够根据使用和收纳需要,任意改变饮水口位置和朝向,便于工人饮用,防止水污染。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便携水袋,包括可折叠的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饮水口,所述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储水的腔体,所述饮水口和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颈连接,所述连接颈分别通过伸缩、以及沿任一角度弯曲,以带动所述饮水口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颈的外侧设有可伸缩弯曲的伸缩波纹,所述伸缩波纹沿连接颈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颈的材质为柔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饮水口包括底座和盖体,所述盖体可开闭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贯通设置有饮水孔,所述饮水孔与本体内的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盖体之间通过活动开关可开闭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开关包括弹跳件和卡簧,所述盖体和底座上分别相对的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弹跳件通过卡簧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当所述盖体与底座之间闭合时,所述卡簧通过弹力推动弹跳件卡固在第二固定件外;当所述盖体自底座打开时,所述卡簧通过弹力带动弹跳件与第二固定件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开关包括滑扣和分别设置在底座和盖体上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配合形成滑道腔,以使所述滑扣沿滑道腔内滑动,所述滑道腔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将滑扣分别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锁紧。
进一步的,还包括负重带,所述负重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本体一端的同一侧,所述负重带的中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负重带通过抽拉使本体折叠,以使所述本体在单肩状态、双肩状态和收纳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固定扣,另一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所述负重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扣上,所述负重带的中部顺次从各个连接孔中活动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负重带包括连接带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带两端的两根肩带,两根所述肩带的末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扣上,每根所述肩带与连接带之间的连接部可活动的穿设在所述连接孔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便携水袋包括可折叠的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饮水口,本体内部设有用于储水的腔体,饮水口和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颈连接,连接颈分别通过伸缩、以及沿任一角度弯曲,以带动饮水口移动。该水袋是一种便于煤矿井下工人携带饮用水、以及便于饮水的工具,该水袋的连接颈能够伸缩并沿任一角度弯曲,从而根据本体的使用和收纳需要,任意改变饮水口的位置和朝向,便于工人饮用,防止饮用水被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可折叠便携水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颈的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颈的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活动开关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活动开关的锁闭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盖体及活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折叠便携水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本体;2、饮水口;21、活动开关;22、底座;23、盖体;3、连接颈;4、负重带;41、连接孔;42、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北科技学院,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华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60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转非平衡信号滤波功分器
- 下一篇:便携式显示设备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