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绞纱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381.8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9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星;施寒江;蔡金泉;姚伟忠;赵德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昕染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2 | 分类号: | F26B9/02;F26B21/00;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绞纱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应绞纱的烘干都是采用将绞纱挂在杆体上并送入烘房,由于现有的烘房的空气流通性差,而且杆体的实心造成绞纱的烘干速度慢,及所需消耗的蒸汽量大,对绞纱的烘干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空气流通性好的绞纱烘干设备,其可降低绞纱烘干所需消耗的蒸汽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绞纱烘干设备,它包括烘房及设置在烘房一侧的动力室,在烘房其中一侧面设置有绞纱进口,在烘房另一侧面设置有绞纱出口,在烘房的底面及顶面分别设置有排风管道,在下方的排风管道的上表面间隔的设置有出风孔,在上方的排风管道的下表面间隔设置有进风孔,上方的排风管道与下方的排风管道通过竖直设置的连接管连通,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位于靠近动力室一侧的烘房侧壁上,且连接管与靠近动力室一端的上方排风管道、下方排风管道的端部连接;在连接管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由上向下鼓风;在下方的排风管道内设置有蒸汽管道;在烘房内外设置有循环的传动链条,所述的传动链条从绞纱进口进入烘房,并从绞纱出口输出,所述的动力室为传动链条提供动力;所述的传动链条设置在烘房内外的机架上,在传动链条上设置有绞纱架。
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下排风管道的设计,在下方的排风管道内设置蒸汽管道,使得下方的排风管道内的空气首选被加热,然后在风机的作用下,下方的空气从出风孔排出,从而由下向上对烘房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最终最上方的空气经过进风孔被吸入上方的排风管道内,形成对流;从而实现烘房内的空气流通性能好,利于对绞纱的烘干,能提高烘干效率,而且可节省蒸汽用量。
烘房上方的排风管道与烘房下方的排风管道分为多个条形的区域,且上方的排风管道与下方的排风管道对应。该结构的设计,可根据绞纱在烘房内的行走路径,在对应的路径下方和上方设置排风管道,从而可使热空气排出时直接对上方的绞纱进行烘干,效果更加明显,烘干效率更高。
在连接管正下方的排风管道内部设置有一条蓄水槽,所述的蓄水槽与外接连通。上述结构在上方的空气从上方的排风管道进入连接管时,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进入蓄水槽,并流通至外部;该结构能降低烘房内空气的湿度,从而确保烘房持续使用,加热性能更加优越。
所述的绞纱架包括L型的连接架,在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有轴体,所述的轴体为水平设置,在连接架的另一端设置有与传动链条固定的连接件;在位于连接架内侧的轴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盘,在连接盘上呈环形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水平杆,水平杆的端部向内弯折后连接,所述的水平杆形成一个用于套设绞纱的圆筒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型的连接架的设计,将轴体及水平杆设置在连接架的一端,而连接架的另一端则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链条连接,使得用于套设绞纱的水平杆的一端能始终固定在连接架上,在拆装绞纱时只需将其套入、取出即可。而且用于套设绞纱的圆筒形结构由多根水平杆呈环形排列形成,能极大的提高了热空气的流通性能,提高烘房内的空气流通,进而提高绞纱的干燥速度。同时连接盘的设置,能对绞纱具有一定的限位,而且确保外部部件对端部的绞纱造成损坏。由于水平杆的一端固定,操作者只需将绞纱套入即可,无需对水平杆进行扶持,提高操纵性能。
作为优化,在水平杆所形成的圆筒形结构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支撑件分别与各个水平杆之间固定连接。该结构的设计,能使得各个水平杆之间稳定性更高,尤其是在水平杆中间位置处的圆筒形结构上承受较多绞纱产生的重力时,也不会发生内凹变形等情况,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在连接盘的中心设置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向水平杆所形成的圆筒形结构内部延伸,支撑杆与至少一个支撑件之间固定连接。该结构的设计,能提高水平杆在连接盘上的固定的稳定性和牢度,从而提高水平杆的承重能力。
所述的轴体与连接架之间转动连接,在连接架外侧的轴体端部设置有轮盘,在轮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内凹的纹路。该结构的设计,能实现连接架在传动链条带动过程中,当轮盘与一些部件或者机构接触时,会造成轴体及水平杆所形成的圆筒形结构发生转动,无需额外使用动力机构带动其转动,结构简单,使用性能高,而且减少动力输入。另外只需在其需要转动的区域放置支撑部件或者机构即可,无需配制动力机构,简化整体设备。
所述的轴体与连接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该结构能更好的实现轴体与连接架之间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昕染整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昕染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