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用危险警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266.0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红兴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危险 警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机动车用危险警报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有很大比重是二次事故造成的,因为人员受伤后,无论是趴在路上,还是呆在车中,被二次撞击往往是致命的。在高速公路上甚至发生几十辆汽车先后相撞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按照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车辆一旦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员应当立即停车,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然后设置警告标志,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警告标志还需要设置在故障或事故现场来车方向一百五十米以外。但是车辆驾驶人员在发生故障或事故后,即使保持清醒的头脑,动作足够迅速,完成以上工作也至少需要1~3分钟的时间。假设故障或事故现场后方1000米内的汽车以60km/h的速度向事故车驶来,如果后方驾驶人没有及时发现前方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1分钟内,后方车辆就会与事故车相撞,发生二次事故。也就是说,往往前方故障或事故车辆驾驶人还没来得及设置好警告标志,二次交通事故便发生了。
现实生活中,二次交通事故大多是高速行驶的后方车辆驾驶人员,因为前方故障或事故车辆驾驶人受伤失去设置警告标志能力,或者因惊慌失措没有设置好警告标志,行至近距离发现前车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已经刹车不及,从而引发二次事故,甚至造成多车相撞的交通事故。
交通警察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在遇到重雾霾、下雪等恶劣天气时,为保证安全,必须把正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的机动车通过摆放警示锥筒、播放LED灯光警示文字告知等方式引导车辆分流驶离高速,但经常发生驾驶人思想准备不足,近距离发现警示锥筒时,刹车不及发生事故,如交通警察使用危险警报装置,提前发出分流警报信号告知驾驶人,提示驾驶人在提前500米开始减速慢行,做好驶离高速准备,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用危险警报装置,其能够在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及交通警察进行交通管制时,及时发射出国家许可专用频段的危险警报信号,以声音的方式提示其他车辆驾驶人,声音提示比视觉提示效果更为明显,而且更能提高人的注意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用危险警报装置,其主要包括外壳、旋钮开关、天线、电源和若干触发模块,所述的外壳的前侧表面上安装有旋钮开关,外壳的上表面上安装有天线,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源、语音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扬声器,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电源、旋钮开关和天线、扬声器电连接,所述的信号发射模块分别与电源、语音模块、触发模块和天线电连接,所述的若干触发模块安装在机动车的车身上。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的表面上设有话筒开关,所述的话筒开关的一端与话筒电连接,话筒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电连接,话筒、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扬声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为干电池,所述的外壳的后侧表面上设有干电池安装槽,外壳的内部设有电量提示模块,所述的干电池安装槽上设有保护盖,所述的电量提示模块分别与干电池和扬声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源为锂电池,所述的外壳的前侧表面上设有充电器连接口,外壳的内部设有电量提示模块,所述的充电器连接口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的电量提示模块分别与锂电池和扬声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是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车辆发生故障、事故或交通警察需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时,及时的发射出危险报警信号,对附近的车辆进行警报提醒,避免交通事故甚至是二次事故、多车相撞重大事故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接收故障、事故车辆或警车发出的专用频段危险报警信号,对车辆驾驶人员进行危险报警语音提示,确保通行安全;
3、交通警察在高速路因严重雾霾、下雪等恶劣天气需封闭高速并分流车辆时,可通过使用该装置发出语音提示,使距分流路口500米处车辆驾驶人减速做好分流准备,以便交通警察及时准确安全引导车辆驾驶人驶离高速公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动车用危险警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旋钮开关;3、天线;4、触发模块;5、话筒开关;6、话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红兴,未经王红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自动化安全警报装置
- 下一篇:汽车超速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