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音室的消音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5229.X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天聪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9/264;E06B9/262;E04B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消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音室的消音窗。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隔音室应运而生。在机器噪音较大的厂居或办公楼等建筑中,往往设置隔音室作为进行精密操作或脑力劳动的少数人员的空间,通过设置隔音室将外界的噪音隔离,可以避免外界噪音的打扰。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
隔音室同样也是设置有隔音窗,用户可以通过隔音窗看到外面或者通过隔音窗看到隔音室里面,当然,为了隐私,一般情况下都是在隔音窗的外部加一挡帘用来挡住,不让外面的人看到隔音室里面。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挡帘设置在隔音窗的外部,容易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音室的消音窗,其挡帘设置在隔音窗的内部,不容易被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隔音室的消音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隔音墙体和第二隔音墙体,其中第一隔音墙体和第二隔音墙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其中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透明隔音层设置在第一隔音墙体上,第二透明隔音层设置在第二隔音墙体上,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的宽度比第二腔体的宽度小;设置在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之间的挡帘,其中挡帘呈叠状;其中,处于第一透明隔音层的上方的第一隔音墙体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设置有与挡帘连接的拉线,以通过拉线将挡帘拉起收缩在第一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不透明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朝向所述第一透明隔音层的一侧面涂布第一消音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朝向所述第二透明隔音层的另一侧面涂布有第二消音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隔音层包括第一隔音玻璃层、第二隔音玻璃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隔音玻璃层和所述第二隔音玻璃层之间的第一真空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隔音层包括第三隔音玻璃层、第四隔音玻璃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隔音玻璃层和所述第四隔音玻璃层之间的第二真空层。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隔音室的消音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隔音墙体和第二隔音墙体,其中第一隔音墙体和第二隔音墙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其中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之间形成第二腔体,第一透明隔音层设置在第一隔音墙体上,第二透明隔音层设置在第二隔音墙体上,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的宽度比第二腔体的宽度小;设置在第一透明隔音层和第二透明隔音层之间的挡帘,其中挡帘呈叠状;其中,处于第一透明隔音层的上方的第一隔音墙体设置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且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设置有与挡帘连接的拉线,以通过拉线将挡帘拉起收缩在第一腔体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消音窗的挡帘设置在隔音窗的内部,可以通过拉线拉起或放下,不容易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音室的消音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音室的消音窗的结构示意图。该真空隔音窗包括第一隔音墙体10、第二隔音墙体12、第一透明隔音层11、第二透明隔音层13、挡帘15、连杆102、第一滑轮104、第二滑轮103和拉线105。
第一隔音墙体10和第二隔音墙体12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隔音墙体10和第二隔音墙体12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6。
第一透明隔音层11和第二透明隔音层13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透明隔音层11和第二透明隔音层13之间形成第二腔体1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隔音层11设置在第一隔音墙体10上,第二透明隔音层13设置在第二隔音墙体12上,应理解,第一透明隔音层11间隔设置在第一隔音墙体10之间,第二透明隔音层13间隔设置在第二隔音墙体12之间。优选地,第一腔体16和第二腔体14连通,且第一腔体16的宽度H1比第二腔体14的宽度H2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天聪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天聪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5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