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埋弧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3055.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3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申付志;张雷;李振强;高涛;欧阳洲;李芳芳;陆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8 | 分类号: | B23K9/18;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埋弧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埋弧焊机。
背景技术
埋弧自动焊是一种摆脱手工操作,以实现可以直走向机械自动化的焊接方法,埋弧焊(含埋弧堆焊及电渣堆焊等)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其固有的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
申请号为201320782727.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埋弧焊机,该装置包括焊丝盘、机头控制箱、焊机行走装置、焊机支架、焊剂斗、焊丝矫直机构、导电管、焊剂导管、导电管标准节和导电嘴;焊丝盘、机头控制箱、焊机行走装置、焊剂斗、焊丝矫直机构均与焊机支架通过轴连接;焊剂导管与焊剂斗连接;导电管标准节与导电管螺纹连接,导电管标准节与导电嘴螺纹连接,但是由于机头控制箱、以及导电嘴等部件均连接有电线,在自动埋弧焊机行走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电线分布杂乱,导致对焊接过程造成影响,增加了危险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加有效地对电线进行合理分布的自动埋弧焊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埋弧焊机,包括焊车,所述焊车上安装有支架、在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杆,在横杆的一端安装有机头控制箱和焊丝盘,在横杆的另一端安装有送丝机构、焊剂斗和导电嘴,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线套,所述线套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管状的通腔,所述通腔沿着轴向开有长条形的开口,在所述支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一过线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线套,并且在线套上开设有长条形的开口,进而可以将电线放置到线套的内部,实现线套的收集,并且在底布还设置有一过线环,过线环的设计起到了能将过长的电线穿过,进而缩短在埋弧焊机上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通腔的末端均与一出口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腔的尾部相通,使得所有电线从一个出口伸出,避免电线再次分散开,使电线集中,减小电线的占地面积,使埋弧焊机整体更为整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线套的中央设置有一定位孔,所述线套通过定位螺杆固定在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孔的设置,起到了线套的可拆卸设置,在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将线套拆卸下,通过定位螺杆来实现安装简单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线套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具有下开口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设置在定位孔的下方,在所述支架的前端设置有插入放置腔内的L型的定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L形的定位片,进而起到了定位片可以简单方便的卡入到放置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所述横杆上设置有L型的绕线杆,所述绕线杆上还设置有定位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绕线杆,使得多余长度的电线缠绕在绕线杆上,并且增加有定位夹,防止电线滑出绕线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改进,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过线环通过螺栓与支架底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实现了过线环的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动埋弧焊机的示意图;
图2为支架与线套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焊车;2、机头控制箱;21、焊丝盘;3、送丝机构;31、焊剂斗;32、导电嘴;4、线套;41、通腔;42、开口;43、固定块;431、定位孔;44、放置腔;5、过线环;6、绕线杆;7、支架;71、定位片;8、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附图1和2,一种自动埋弧焊机,包括焊车1,焊车1上安装有支架7、在支架7的顶部设置有横杆8,在横杆8的一端安装有机头控制箱2和焊丝盘21,在横杆8的另一端安装有送丝机构3、焊剂斗31和导电嘴32,焊丝缠绕在焊丝板上,通过送丝机构3来实现控制送丝速度的调节,以实现将焊丝送入导电嘴32中。焊剂斗31的底部与软管相连通,软管的另一端与导电嘴32相连。
在支架7上设置有一个线套4,线套4的形状为Y型,线套4上设置有两个管状的通腔41,通腔41沿着轴向开有长条形的开口42,通腔41的末端均与一出口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苏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3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直径内环小孔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利于弯折的FPC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