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吹风进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2100.3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任志;张军;张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润来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4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吹风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吹风进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吹风进风机构。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由一组电热丝和一个高转速小风扇组合而成的。通电时,电热丝会产生热量,风扇吹出的风经过电热丝,就变成热风。如果只是小风扇转动,而电热丝不热,那么吹出来的就只是风而不热了。吹风机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结构大同小异,组成零件中都有进风机构。
目前市场上的进风机构种类数量已经有了不少,但是现有的进风机构在使用时长头发容易通过进风孔卡在电机上,不仅对使用者人身造成危险,对吹风机的使用也造成损伤,而且,现有的进风机构为了保证吸入风量充足,缺少了防尘措施,影响吹风机内部零件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吹风进风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进风机构在使用时长头发容易通过进风孔卡在电机上,不仅对使用者人身造成危险,对吹风机的使用也造成损伤,而且,现有的进风机构为了保证吸入风量充足,缺少了防尘措施,影响吹风机内部零件使用,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吹风进风机构,包括机体和后盖,所述机体上方通过第一旋转轴安装有顶盖,且顶盖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顶盖下方机体内部安置有蓄灰盒,且蓄灰盒下方设置有上进风口,所述蓄灰盒内部安置有滤网,且蓄灰盒上方两侧均通过第二旋转轴安装有把手,所述机体前方和后方侧面均设有侧面进风口,所述后盖内部设置有后进风口,且机体右侧安装有后盖,所述后盖中部安装有固定座,且后盖右侧固定座上安装有活动盖,所述活动盖内侧底部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下方依次安装有活动块,所述固定块和活动块均与固定座相连接,且固定块和活动块外侧均安装有填充层,所述活动块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
优选的,所述顶盖、活动盖、活动块和把手均设置为旋转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盖设置为镂空式结构,且其表面安装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和活动块设置为面积相同的结构,且活动块和固定块整体设置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材质设置为橡胶。
优选的,所述滤网和蓄灰盒均设置为拆卸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吹风进风机构在机体顶部设置有带盖的上进风口,同时,将后盖设置为滑动式开启关闭的结构,当长发使用者使用时,可以关闭后盖,打开顶盖,在顶盖和顶盖下方的蓄灰盒的阻挡下,使用的头发难以进入进风口,降低了危险性,另外,滤网和蓄灰盒均设置为拆卸式结构,而且,滤网和蓄灰盒上方的把手设置为旋转式结构,方便将滤网和蓄灰盒取出清理,增加了防尘措施,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进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顶盖,3、第一旋转轴,4、后盖,5、后进风口,6、侧面进风口,7、活动盖,8、固定块,9、填充层,10、第一凹槽,11、活动块,12、固定座,13、第二凹槽,14、第二旋转轴,15、把手,16、滤网,17、蓄灰盒,18、上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润来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润来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2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