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短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819.5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炎;韩志富;白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炎;韩志富;白玉新 |
主分类号: | E21B47/13 | 分类号: | E21B47/13;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范晓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短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短传设备。
背景技术
垂钻在工作过程中,导向头和MWD(随钻测量装置)之间需要双工通信,其中,导向头负责纠斜,MWD负责测量外部环境。目前,导向头和MWD之间使用有线连接,例如硬链接、软连接、EEJ等方式。但由于导向头和MWD是处于不同的螺纹杆上的,在螺纹杆安装过程中,二者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且存在相对旋转,容易导致连接线扯断或者旋转连接器没有对准,可见,使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并不可靠。此外,有线连接模式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因此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无线短传设备。
一种无线短传设备,应用于泥浆环境中的短距离通信,包括:
头罩;
天线;
用于固定所述天线的天线支架;
射频电路板;
底座;
外壳;
其中,所述射频电路板和所述天线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射频电路板和所述天线之间采用同轴电缆连接,所述外壳包裹相互连接的所述天线支架和所述底座,所述头罩设置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天线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头罩和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层。
可选地,所述密封层为至少两道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头罩为陶瓷头罩,所述外壳和所述底座由金属制成。
可选地,所述天线为环形天线。
可选地,所述环形天线灌封于所述天线支架内。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射频电路板和/或所述天线支架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头罩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连接具有垂钻功能的外部设备。
可选地,所述外部设备包括导向头和随钻测量装置,所述导向头通过螺钉连接一个所述无线短传设备,所述随钻测量装置通过螺钉连接另一个所述无线短传设备,所述导向头和随钻测量装置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无线短传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可选地,分别连接有所述导向头和所述随钻测量装置的两个所述无线短传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额定距离不超过两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短传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短传设备,能够通过其内置的射频电路板将数据转换为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天线支架内的天线上,进而转换为电磁波,电磁波穿过头罩进入泥浆,并在泥浆环境中传输至其他设备。相应地,当其他设备通过无线短传设备传输数据时,作为接收端的无线短传设备还能够接收该数据,并利用射频电路板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及传输至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短传设备实现了利用无线短传设备在泥浆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使得泥浆环境中的信息传输不再局限于有线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线连接设备时容易因设备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连接线扯断或者旋转连接器没有对准、进而影响信息的顺利传输的问题,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次,无线短传设备的整体结构安装方便,易于操作,稳定可靠,当因使用时间长、头罩磨损严重时,还可仅拆卸替换头罩而不变动其他部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有线连接方式而言,该无线短传设备的成本较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无线短传设备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炎;韩志富;白玉新,未经朱炎;韩志富;白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