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764.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坡;赵贵红;蹇波;李险峰;胡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杜国强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的电动泵,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车上的水泵、油泵等泵类产品因在新能源汽车上没有传动输入也被电气化。但随着电动泵的功率增加,电动泵自身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工作过程中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造成控制器等工作环境恶化,最终导致这些部件的损坏、失效,引起整个电动泵的故障,影响整车及系统的正常工作。
因此,电动泵自身控制器等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必须通过热传导、辐射等方式进行疏散,才能满足电动泵的工组需要。目前,基本上通过在电动泵上设置散热盖的方式对控制器等发热源进行散热。散热盖由导热基体和导热体组成,导热基体内端面与导热体连接,该导热体通过导热硅胶等介质将控制器等发热元件的热量传递给导热基体,导热基体自身可以直接散热,或者将热量传递给更大面积的散热片进行的散热。导热基体的两端面均为平面设计,散热面积小,不能有效地将控制器等发热元件的热量有效的散发到空气中去;即使设计有散热片,散热片也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平行设计或者有一定的扭曲的设计方式,虽然增大了导热基体的总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增强但在整车上装配后会经常出现散热片阻挡了电动泵附近的风向,阻碍了气流穿过散热片,不能带走热量,即不能有效地利用电动泵周边的空气流通增强导热基体的散热能力,仍能造成一定量的电动泵控制元器件的热损坏等故障;同时导热基本上散热翅片一面往往会设计有装配其他部件的凸起等装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散热。
同时,相同的电动泵为了适应不同车辆的装配需要,需要设计不同的散热盖来适应不同的车辆中电动泵附近的风流,因为电动泵周边部件较多,风向不定,散热效率依然低下,类似故障依然不能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解决现有散热盖不适应周边复杂气流带来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包括导热基体、导热体和散热片,导热体设置在导热基体的内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散热片在导热基体的外端面上呈圆周或扇形分布,每个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基体的径向同向。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散热片由大散热片和小散热片组成,大散热片与小散热片呈交错间隔设置,大散热片和小散热片的外端延伸至导热基体的边缘处、大散热片的内端延伸至导热基体的中心区域。优点:大散热片和小散热片混合布置,增加了散热片的个数,即方便铸造,又进一步的增加了散热总面积,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了散热效果。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大散热片和小散热片上至少设有一个隔断槽。隔断将散热翅片分为若干个,有利于散热盖四周任何方向的气流能穿过散热片,更进一步的增加散热片散热总面积、增强散热片间的扰流,更进一步的提升散热能力。
有益效果:1.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散热片,有利于散热盖四周任何方向的风进入散热翅片和导热基板,提升散热能力;2.本实用新型即方便铸造,又增加了散热总面积,从而提升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呈扇形分布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包括导热基体1、导热体2和散热片3,导热基体1能安装在泵体上,导热体2设置在导热基体1的内端面上,散热片3在导热基体1的外端面上呈圆周分布,每个散热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热基体的径向同向;如图3所示,当导热基体1的外端面上安装有其它部件时,散热片3呈扇形分布,且两者互不干涉。
实施例2: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包括导热基体1、导热体2和散热片3,导热基体1能安装在泵体上,导热体2设置在导热基体1的内端面上,散热片3在导热基体的外端面上呈圆周分布;散热片3由大散热片301和小散热片302组成,大散热片301与小散热片302呈交错间隔设置,大散热片301和小散热片302的外端延伸至导热基体1的边缘处、大散热片301的内端延伸至导热基体1的中心区域、小散热片302的长度是大散热片长度301的三分之二,在不影响铸造作业的情况下,使散热片的面积最大化。
实施例3: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电动泵上的散热盖,包括导热基体1、导热体2和散热片3,导热基体1能安装在泵体上,导热体2设置在导热基体1的内端面上,散热片3在导热基体1的外端面上呈圆周分布;散热片3由大散热片301和小散热片302组成,大散热片301与小散热片302呈交错间隔设置,大散热片301和小散热片302的外端延伸至导热基体1的边缘处、大散热片301的内端延伸至导热基体1的中心区域、小散热片302的长度是大散热片301长度的三分之二,在不影响铸造作业的情况下,使散热片的面积最大化;大散热片30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隔断槽303、小散热片30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个隔断槽303;隔断槽使散热片呈多圈环形阵列状,有利于散热盖四周任何方向的气流能穿过散热片,提升了散热能力;所述导热基体、导热体即散热片通过铸造方式制得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