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1116.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9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朋;刘力;李红德;贾竣淇;冯国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雷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避雷带也被称之为接闪带,它和避雷针一样都属于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两者的区别在于,避雷针一般是竖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的;而避雷带一般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根据屋面的倾斜度而定),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
在现有技术中,当避雷带需要穿过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的部位时,直接将穿过段进行折弯加工成U型或者O型,如此一来,现场操作难度大,需多人配合,工效偏低;同时加工部位无法做到整齐划一,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雷带,该避雷带便于安装,施工易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临时性现场加工对避雷带造成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带,包括沿建筑物表面敷设的避雷线,所述避雷线开设断槽,且所述断槽位于所述建筑物表面的缝隙的正上方;所述断槽设有沿所述缝隙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缝隙之间具有间隙的U形端,且所述U形端的两边分别连接于所述断槽的两端;所述断槽的中线、所述U形端的最低点以及所述缝隙的中线三者共线。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避雷带,避雷线作为避雷带的主体部分,沿着建筑物的表面进行敷设;建筑物通常具有沉降缝或伸缩缝等缝隙;本实用新型在避雷线上开设断槽,将避雷线截断,且断槽位于沉降缝或伸缩缝等缝隙的正上方,并利用U形端将断开的两段避雷线结合;U形端沿着缝隙的方向向下延伸,并且U形端的最低点与缝隙之间具有间隙;断槽的中线、U形端的最低点以及缝隙的中线三者共线;如此设置,避免了人工将避雷带穿过缝隙的部位进行折弯加工,且施工方便,简单易行;且避雷带能够满足相关安全要求,确保建筑物的避雷效果可靠。
优选地,所述U形端与所述避雷线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断槽的长度为2厘米~5厘米。
优选地,所述U形端的两边与所述避雷线之间具有弧形连接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连接部对称设于所述断槽中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弧形连接部与所述U形端的两边为一体成型的圆钢,所述避雷线为圆钢避雷线,且所述圆钢与所述圆钢避雷线的直径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雷带的示意图。
其中:
1-建筑物表面、2-缝隙、3-避雷线、4-U形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避雷带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避雷带,主要包括避雷线3,避雷线3沿建筑物表面1进行敷设。
建筑物表面1往往具有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呈竖直状的缝隙2,缝隙2可以为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在现有技术中,当避雷线3越过缝隙2时,往往采用人工方式折弯加工,进而需要多人配合,现场操作难度大,工效偏低。
本实用新型中,避雷线3开设断槽,将避雷线3截断,并且断槽位于缝隙2的正上方,然后利用U形端4将断槽连接,形成接续的避雷带。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携带长度不同的多根避雷线3,两根避雷线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断槽,并且利用已成型的U形端4将两根避雷线3连接,如此一来,在施工现场,仅需利用U形端4将两根避雷线3连接即可,极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效率。
U形端4相对于缝隙2的位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避雷线3位于建筑物表面1和缝隙2的上表面,且U形端4向下凸起;U形端4的最低点与缝隙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1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社区车位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英语教学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