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动力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60127.9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葛子安;张蓝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动力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废水经一级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BOD去除率仅25-40%)。故通常为预处理阶段,以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和提高处理效果。现有污水一级处理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工序繁多,且污水中投入的絮凝剂等药剂与污水不能完全反应,污水中泥渣与水不能完全分离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动力混合装置,能够充分使浊水和药剂完全反应,水和泥渣颗粒充分分离,减轻了后续处理的负荷并减少了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动力混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与外壳封闭连接;所述内筒的侧壁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自上而下为旋转配水区和旋流混合区;所述旋转配水区和旋流混合区通过导流管连通;所述旋流混合区内设置若干对混合反射板,所述混合反射板包括相对设置于外壳内表面和内筒外壁上的的水力反射板;所述内筒内设有混合反射区,所述混合反射区设有六角蜂窝填料;所述混合反射区上方的内筒侧壁上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外壳上的出水口;所述外壳外接静态管道混合器,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与旋转配水区连通,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的进水端设置加药口。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蜂窝填料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集油口,所述集油口通过排油管连通外壳侧壁上的排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下方设有集泥斗,所述集泥斗连通外壳上的排泥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内设置集水斗,所述集水斗设置于混合反射区的上方;所述集水斗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内筒侧壁上的出水口、外壳上的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使污水与药剂完全反应;2、使污水中水与泥渣颗粒充分分离;3、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并减少水处理的运行费用;4、占地面积小,简化处理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流管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1、静态管道混合器;2、加药口;3、进水口;4、六角蜂窝填料;5、内筒;6、排泥口;7、集泥斗;8、导流管;9、隔板;10、集水斗;11、排油管;12、混合反射板;13、外壳;14、排油口;1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动力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3,所述外壳13内设有内筒5;所述内筒5的上端与外壳13封闭连接;所述内筒5的侧壁与外壳13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自上而下为旋转配水区和旋流混合区;所述旋转配水区和旋流混合区通过4根导流管8连通;所述旋流混合区内设置6对混合反射板12,所述混合反射板12包括相对设置于外壳13内表面和内筒5外壁上的的水力反射板;所述内筒5内设有混合反射区,所述混合反射区设有六角蜂窝填料4;所述混合反射区上方的内筒5侧壁上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外壳13上的出水口15;所述外壳13外接静态管道混合器1,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1与旋转配水区连通,所述静态管道混合器1的进水端设置加药口2。所述内筒5的侧壁上设有集油口,所述集油口通过排油管11连通外壳13侧壁上的排油口14。内筒5的下方设有集泥斗7,所述集泥斗7连通外壳13上的排泥口6。所述内筒5内设置集水斗10,所述集水斗10设置于混合反射区的上方;所述集水斗1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内筒5侧壁上的出水口、外壳上的出水口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601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灌装设备
- 下一篇:有效降低化学镀镍废水污染物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