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钻具倒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9779.0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选蓬;程天辉;李义强;陈立彬;王维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4 | 分类号: | E21B31/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倒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落鱼进行打捞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钻具倒扣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钻井队使用的打捞倒扣器工具尺寸都是5 1/2″及以上,而新疆塔里木油田超深井(井深7000~8000m)已呈常态化,深井下部使用的都是4″及以下的小钻具,目前规格的倒扣器无法在小井眼中运用,所以研究适用于小井眼内的“小尺寸倒扣器”打捞工具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对小型钻具进行倒扣作业的小型钻具倒扣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钻具倒扣器,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套装的上接头、轴套和锥面芯轴;其中,所述上接头为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底端内壁向内凹陷并加工为多边形结构;所述轴套为筒体结构,其上部外壁加工为与所述上接头底端内壁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下部向内逐渐收缩形成锥形部,且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的连接处形成有一环形台阶,使所述轴套上部套装在所述上接头内侧时,所述上接头的底端压配在所述环形台阶的上端面上;所述轴套的锥形部外壁上设有用于与井下落鱼丝扣对接的连接外螺纹;所述锥面芯轴为圆柱形结构,其中心开设有轴向通孔、外侧沿径向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凸起部;所述锥面芯轴依次套装在所述轴套和所述上接头内侧,其顶端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上接头内壁上,使所述轴套底端压配在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上。
其中,所述上接头底端内壁和所述轴套上部外壁加工成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结构,优选为正六方形结构,避免倒扣器在使用过程中因转动自行卸扣。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以存在缝隙的形式套装在所述上接头和所述锥面芯轴之间;所述轴套的锥形部侧壁上自所述轴套底端端面沿轴向开设有多条开裂通缝,所述多条开裂通缝沿所述轴套的锥形部圆周方向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开裂通缝的宽度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锥面芯轴顶端外壁与所述上接头内壁之间的采用梯形丝扣连接固定;其中,梯形丝扣为11牙/英寸,长度为80~85mm。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轴套的最小外径,所述凸起部的上端面加工为向下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顶端内壁上设有用于与钻具连接的连接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的外径与井筒的内径之差至少为10mm。
该小型钻具倒扣器适用于小型钻具的打捞作业,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将井下落鱼通过小型钻具的轴套固定后,利用锥面芯轴的凸起部进入轴套锥形部使开裂通缝增大,增大丝扣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倒扣器轴套与鱼头对接丝扣不易倒开,而从落鱼鱼头以下其他部位丝扣倒开,实现快速落鱼打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钻具倒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钻具倒扣器的上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钻具倒扣器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钻具倒扣器的锥面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实用新型有任何限制。
一种适用于2-7/8"钻杆(XT26扣型)的小型钻具倒扣器,如图1所示,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套装的上接头1、轴套2和锥面芯轴3,且所述上接头1、所述轴套2和所述锥面芯轴3同轴设置;其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接头1为中心开设有轴向水眼的圆柱形结构,其长度为220mm,外径为102mm,内径为30mm;所述上接头1一端端部内壁加工为用于与钻具连接的210钻具扣型、另一端端部内壁加工为内径大于所述上接头1内径的正六方形结构,且在邻近该正六方形结构处的上接头1内壁上设有一端长度为85mm的梯形丝扣,梯形丝扣为11牙/英寸;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轴套2为筒体结构,其上部外壁加工为正六方形结构、下部向内逐渐收缩形成锥形部;所述轴套2上部外壁的六方形结构与所述上接头1端部内壁的正六方形结构相适应,使所述轴套2上部能够插装在所述上接头1端部内壁的正六方形结构内;具体地,所述轴套2上部正六方形结构处的长度为75mm,锥形部的长度的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9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作业震击倒扣解卡打捞器
- 下一篇:一种灌铅打捞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