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磁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829.3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弘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漏磁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环保施工、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需要采用金属制成的罐体等设施,这种大型的部件多采用多个零件拼凑焊接而成。其中,常见的有油罐等,油罐中储存油料,油料对金属可能造成腐蚀,为了尽早地发现腐蚀点,多采用漏磁检测仪对罐体底部进行检测。
目前,市面上的漏磁检测仪大多设置为推车状,推车的车体上设置感应器、磁极等结构,以便检测到罐体底部的锈蚀的斑点;在车体的侧边设置便于推动检测仪的手推杆,手推杆固定于车体上。使用这种漏磁检测仪的时候,扶住手推杆,沿着预计的路线推动,当遇到厚度发生改变的锈蚀点时,感应器感应到锈蚀点的存在,以便及时对锈蚀点进行修补。
这种漏磁检测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检测的油罐大小不一,检测仪的手柄又与车体固定,故在高度低的油罐中检测时,手柄易磕碰到油罐,影响漏磁检测仪的行进路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磁检测仪,其具有便于调整手柄与车体的相对位置以便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油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漏磁检测仪,包括车体、位于车体正中的感应部、位于感应部四周的车轮,所述车体的侧边还设有手推杆,所述手推杆与车体之间通过调位组件连接,所述调位组件包括固连于手推杆上靠近车体一端的棘轮、位于车体上抵触于棘轮上的棘齿,所述棘轮铰接于车体上,所述棘齿通过按压组件呈杠杆式连接于车体上,所述按压组件包括位于棘齿面向地面一侧的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同高度的罐体内使用漏磁检测仪时,通过对按压组件施力,使按压组件带动棘齿脱离棘轮,此时棘轮能够带动手推杆转动,手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棘轮一端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动,故另一端的竖直高度发生改变,以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检测环境;当手推杆转动至预期高度时,撤去按压组件上的力,棘齿复位,陷于棘轮的轮齿中,将棘轮限位,使得手推杆的相对位置不易改变。
进一步设置:所述车体靠近手推杆的一侧设置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垂直于手推杆的轮轴,所述棘轮穿设于轮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腔为手推杆的运动提供了充裕的活动空间,轮轴则将棘轮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使棘轮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以轮轴为运动中心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腔设置为锥形,锥形的大端连通至车体面向手推杆一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推杆转动时,手推杆的运动路程为锥形,活动腔的形状能够尽量契合手推杆的运动路程。
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腔的口部处设置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包括固定连接于活动腔口部竖直方向上两条边处的弹簧、位于弹簧相对的端部的盖板,所述盖板抵触于手推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手推杆的过程中, 盖板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抵触于手推杆上,减小活动腔的口部与外界的连通面积,减少外界杂质进入活动腔的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板包括与活动腔口部共面的第一板体、位于第一板体背离车体一侧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自第一板体处向弹簧处延伸且将弹簧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推杆上下运动时,推动盖板,由于第二板体的长度大于第一板体的长度,故第二板体能够将弹簧也遮住,减少杂质污染。
进一步设置:所述棘齿垂直于棘轮的中心轴线,所述棘齿自棘轮处向车体侧壁外引出,棘齿引出车体侧壁外的一端上连接有踏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能够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调节棘齿与棘轮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踩踏踏板即能够带动棘齿,无需弯腰,减轻劳动强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车体容纳棘齿处设置调节腔,所述棘齿与踏板之间设置有固连于调节腔中的杠杆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在运动过程中,以杠杆点为运动中心转动,使其两端在竖直方向上能够运动,以达到棘齿与棘轮之间相互抵触或脱离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腔设置为两个顶角相互连通的等边三角形,两个顶角所对的边分别与活动腔连通、与踏板所对的车体侧壁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棘齿的两端分别向活动腔和车体外延伸,带动踏板和棘轮;同时,棘齿在绕着杠杆点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路程也与调节腔的轮廓契合,在适用的前提下,这种三角形的调节腔相较于矩形设置的活动腔,所去掉的部分更少,车体的强度更高。
进一步设置:所述杠杆点设置为位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相连处的杆件,所述杆件垂直于棘齿的中心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弘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弘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