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8286.5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韩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13;G02C7/1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镜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片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镜片。
背景技术
随着眼镜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各种使用的要求,眼镜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有的具有防蓝光功能,有的具有防雾功能,有的具有高清功能,但是为了满足佩戴的需求,镜片的厚度是有一定限定的,因此,现有技术中很难同时具有多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镜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镜片,包括折射率为1.67-1.70的拱形结构的基片,基片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基片上表面弧度的上透明防雾层,上透明防雾层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上透明防雾层上表面弧度的上金属氧化物凃层,上金属氧化物凃层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上金属氧化物凃层上表面弧度的上防蓝光反射层,上防蓝光反射层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偏振膜层,上偏振膜层的上表面为平面,上偏振膜层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镀膜层,基片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基片下表面弧度的下透明防雾层,下透明防雾层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下透明防雾层下表面弧度的下金属氧化物凃层,下金属氧化物凃层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下金属氧化物凃层下表面弧度的下防蓝光反射层,下防蓝光反射层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偏振膜层,下偏振膜层的上表面为平面,下偏振膜层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上镀膜层。
所述上偏振膜层和上镀膜层之间设置有上加硬层。
所述下偏振膜层和下镀膜层之间设置有下加硬层。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折射率为1.67-1.70的拱形结构的基片,由此可以做到基片的厚度最低,另外,从基片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弧度逐渐减小的用于防雾的透明防雾层, 用于提高透光性的金属氧化物凃层,用于防止蓝光的防蓝光反射层以及用于放置眩晕的偏振膜层,由此在基体厚度最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种功能,并且其各层结构层次布局适当,不但使得各层之间透光性好,清晰度非常高,而且减轻了镜片的整体重量,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镜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镜片,包括折射率为1.67-1.70的拱形结构的基片1,基片1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基片上表面弧度的上透明防雾层2,上透明防雾层2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上透明防雾层2上表面弧度的上金属氧化物凃层3,上金属氧化物凃层3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表面弧度大于上金属氧化物凃层上表面弧度的上防蓝光反射层4,上防蓝光反射层4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偏振膜层5,上偏振膜层5的上表面为平面,上偏振膜层5的上侧表面设置有上镀膜层6,基片1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基片下表面弧度的下透明防雾层7,下透明防雾层7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下透明防雾层7下表面弧度的下金属氧化物凃层8,下金属氧化物凃层8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表面弧度大于下金属氧化物凃层下表面弧度的下防蓝光反射层9,下防蓝光反射层9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下偏振膜层10,下偏振膜层10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下偏振膜层10的下侧表面设置有上镀膜层11。
进一步地,所说的上偏振膜层5和上镀膜层6之间设置有上加硬层,下偏振膜层10和下镀膜层11之间设置有下加硬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韩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韩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8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