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影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7703.4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森启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影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内部具备显影辊的显影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显影单元,已知有为了防止显影剂的飞散而在显影单元的壳体内设置袋状的挠性容器,并使显影剂收容在该挠性容器内的显影单元。具体而言,挠性容器具有用于排出显影剂的排出口。排出口由膜上的密封构件密封。密封构件固定于搅拌器的轴,通过搅拌器旋转而从挠性容器剥离。由此,从排出口排出显影剂。
该挠性容器的形成排出口的壁具有用于贴附密封构件的贴附面。在此,为了使对贴附面贴附密封构件的作业容易进行,优选在具有贴附面的壁与其他壁之间形成折痕,以使贴附面容易从其他面中凸显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贴附面的周围设置有折痕的情况下,在以从折痕离开的方式形成了排出口时,存在如下问题:在从排出口排出挠性容器内的显影剂时,显影剂会残留于因折痕而形成的各壁的拐角。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挠性容器中,抑制在形成排出口的壁与从该壁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壁之间的拐角部残留显影剂的情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显影单元具备收容显影剂的挠性容器、将形成于该挠性容器的显影剂的排出口密封的密封构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显影辊、及支撑所述密封构件且能够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的旋转构件。所述挠性容器具有:第一壁,所述排出口形成于该第一壁,且所述密封构件贴附于该第一壁;及第二壁,与所述第一壁连接,且在与该第一壁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排出口至少形成至所述第二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将挠性容器的上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立体图。
图4是将密封排出口的密封构件和挠性容器的上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利用密封构件密封了排出口的状态的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图7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上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图9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上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立体图。
图10是将第三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后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图12是将第四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上侧部分剖切而图示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面剖切第四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挠性容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简单说明了处理盒1的构造之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部分即挠性容器4。
如图1所示,处理盒1具备滚筒单元2和显影单元3。滚筒单元2具备感光滚筒21、使感光滚筒21的表面带电的带电辊22和用于对感光滚筒21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刮板23。
显影单元3具备收容作为显影剂的一例的调色剂的挠性容器4、收容挠性容器4的树脂制的壳体31、设置在壳体31内的旋转构件32及供给辊33、显影辊34和层厚限制刮板35。挠性容器4是由比壳体31容易变形的材料构成的袋状容器,具有用于将内部的调色剂向外部排出的排出口H1,以该排出口H1朝下的状态固定在壳体31内。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挠性容器4的材料,例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即可。
排出口H1由密封构件5密封。密封构件5是由比壳体31容易变形的材料构成的片状构件,一端部贴附于挠性容器4的排出口H1周围的部分,另一端部固定于旋转构件3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密封构件5的材料,例如使用与挠性容器4相同的材料即可。
旋转构件32配置在挠性容器4的下方,且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壳体31旋转。旋转构件32对密封构件5进行支撑,且能够以沿着显影辊34延伸的方向即第一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而旋转。通过向旋转构件32输入在未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壳体设置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驱动旋转构件32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7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机到达接收用短套筒装置
- 下一篇:垂直盾构机用钻杆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