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凝土大板支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7382.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平原;孙宗津;刘德政;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2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大板支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大板支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堆场大板施工时,需要用到支模装置进行支模,再灌装混凝土。一种传统支模工艺采用的是模板后加固定三角架,三角架另一端连接紧张器,紧张器另一端连接套管,钢钎置于套管中并用木楔子固定套管防止其上下移动,通过在三角架下加木楔子对模板面板局部顺直度以及模板倾斜度进行调节,此方式存在以下缺点:振捣混凝土时,垫在三角架下面的木楔子容易变形,从而导致大板边缘不顺直;采用在三角架下垫木楔子调整模板倾斜度不方便,不精确;采用木楔子固定套管防止其不沿钢钎上下滑动,不方便。另一种常见的传统支模工艺是采用的在模板后边直接焊接钢筋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焊接钢筋和模板容易对模板造成损伤;当需要局部调整模板时,需要将钢筋拆开重新焊接,十分麻烦。传统的支模装置模板上端面与其后侧上端肋板在同一平面上,焊接时模板和肋板上端面会形成一些焊点疙瘩,造成模板和肋板上端面不平整,而影响滚杠抹面;由于大板中间高两侧低,利用滚杠进行抹面时,滚杠的一端搭在大板较高的一点上,另一端则会搭模板后侧的肋板上,使得滚杠与模板上端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最终成型的大板上表面要高于模板上端面,也就是比设计的大板高度要高,使得施工质量降低。传统大板支模工艺中,传力杆钢筋直接穿过传统支模装置的模板,模板开孔过大易漏浆,过小则拆模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混凝土大板支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堆场大板支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大板支模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单体,每组单体包括模板、套管,其特征在于,模板后侧设有若干纵肋板和横肋板,模板后侧沿其上下左右四个侧边各设有一根角钢,角钢的一个侧边贴在模板上,角钢的两侧边的直夹角朝向模板内侧,对于位于模板后侧左右两侧边的角钢,一个相对于模板侧边向模板内侧偏移一定距离,一个相对于模板侧边向外偏移一定距离,模板后侧左右两侧边的角钢偏移的距离绝对值相等,模板的上端面高出上侧角钢水平侧壁的外侧面一段距离,模板上开有通孔,此通孔中安装有带有通孔的橡胶塞,模板后侧面上橡胶塞对应位置设有传力杆钢筋限位件,传力杆钢筋限位件上开有与橡胶塞中的通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橡胶塞与传力杆钢筋限位件上的通孔能使传力杆钢筋刚好穿过,纵肋板上下端分别铰接有第一紧张器、第二紧张器,第一紧张器、第二紧张器的另一端均与套管铰接,套管中穿有钢钎,套管上开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中拧有螺栓,螺栓顶在钢钎侧面上,模板及其背后下侧边的角钢下设有堵缝砂浆。
优选地,角钢的直角处开有坡口,角钢的此坡口与模板之间焊接有焊肉。
优选地,角钢的直角处的坡口坡面与模板夹角在30°~50°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限位器,限位器包括横杆,以及固定在横杆下侧两块平行的夹板,横杆另一侧下端设有支腿,支腿,一侧单体的模板及其背后的上侧角钢恰好夹在两块平行的夹板之间,另一侧单体的模板抵在支腿上。
优选地,传力杆钢筋限位件为开口面向模板的槽钢。
优选地,模板上端面比角钢水平侧壁的外侧面高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紧张器、第二紧张器,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角架,可方便调节模板的前后移动和倾斜度,避免振捣混凝土时三角架下木楔子变形导致的大板边缘不顺直;同时,采用紧张器调节模板的位置和倾斜度更加精确;采用螺栓顶紧钢钎,防止套管上下移动,替代了用木楔子固定套管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直接在模板后焊接钢筋的方式,更避免了对模板的损伤,且调节模板也更方便;模板上端面比角钢水平侧壁的外侧面高,使得焊点不会落在模板上端面上,而避免了滚杠抹面时的不平整问题;同时,模板上端面比角钢水平侧壁的外侧面高,滚杠会落在模板上端面上,也就避免了最终大板高于设计高度的问题;通过设置橡胶塞,避免了因传力杆钢筋穿过模板造成的漏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组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详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组单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装限位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角钢;2-纵肋板;3-横肋板;4-橡胶塞;5-传力杆钢筋限位件;6-模板;7-第一紧张器;8-钢钎;9-套管;10-螺栓;11-第二紧张器;12-限位器;13-夹板;14-支腿;15-横杆;16-堵缝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7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外侧模板底端防漏浆结构
- 下一篇:卫生间倒角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