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水体循环充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5918.2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2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梅;李辰;李诚;杨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融泰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体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水体循环充氧装置,特别适用于坑塘、河流以及湖泊的水质改善,包括水体消除黑臭、藻类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阻断及活化水体土著微生物等。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部分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环境恶化问题,如蓝绿藻爆发、黑苔青苔滋生、水体黑臭等。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的控制性目标。
在坑塘、河流以及湖泊中,由于有机污染严重,藻类大量繁殖,加之水体流动性差,使得中下层水体基本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底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和一些重金属物质会向水体释放,加剧了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国外发展了空气扬水筒技术,利用压缩空气实现水体混合分层,专利200820004314.9对空气扬水筒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公开了一种超大量水的净化装置,该装置利用空气弹实现上下水层对流循环,虽取得了很好控藻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充氧能力差、对底泥污染物释放的抑制能力弱等弊端。专利200310117900.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扬水曝气器,作者后续又对该装置展开了系列研究,该装置在实现水体上下分层的基础上增加了充氧功能,在抑制藻类生长和底泥中氮、磷、铁、锰等物质向水体扩散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该装置更适用于水深大的水体,对水深较浅的水体充氧效果不佳。专利201220715582.8公开了一种扬水造流曝气装置,其具有大气泡推动水流和叶轮驱动水流两种模式,但该装置也存在充氧效率低等问题。
因此,对于研发消除水体黑臭、藻类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阻断及活化水体土著微生物等新技术、新装置仍存在迫切的需求。如何实现多模式运行、提高充氧效率、降低运行能耗、高效实现水体循环,且对水深较大或较浅都适应是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水体循环充氧装置,该装置以空气炮的形式,实现水体在垂直流方向的充分混合,能实现有效的控藻。同时,通过增加高效旋流单元,充分利用空气炮提高充氧效率,改善水体厌氧或缺氧环境,消除水体黑臭,通过水体循环充氧,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增高,不仅有效阻止了污染物的释放,而且在富氧环境下,底泥中的部分土著微生物得到活化,可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从而改善整个水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多功能水体循环充氧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吸水口及底部固定单元、气室单元、中心筒体、高效旋流单元和漂浮单元;吸水口及底部固定单元包括吸水口、固定圆板、固定索和锚固墩,吸水口为喇叭状,吸水口固定在固定圆板上,锚固墩通过固定索与固定圆板连接;气室单元包括外气室和内气室,内气室由三段不同内径的同心外挡板、水封板和内挡板围成,外气室由同心内圆管和外圆管围成,内圆管底部固连有下固定圆板,所述外圆管内壁上设置有纳米曝气管;中心筒体为圆筒;高效旋流单元从下至上包括螺旋器、切割段和出水口,所述切割段内设置有切割环,所述切割环包括圆筒和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圆筒内壁连接,另一端设有圆形环;漂浮单元包括固定索和浮筒,固定索一端与浮筒相连,另一端与出水口相连。
为确保气体在较深水体能一次性释放进入中心筒后形成空气炮,固定圆板104和下固定圆板201之间设置调节螺栓106,通过调节螺栓106可以调节通气孔207的大小。
为适应不同水深,在中心筒上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伸缩筒体,所述伸缩筒体是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组成。
为了使整个装置处于直立状态,漂浮单元还设有站立用浮标,所述站立用浮标设立在切割段周围。
为了改善出流装置内的水流状态,增加用于混合的有效水量,有效降低该装置上升筒内间歇性活塞流对装置顶部的冲击力,出水口设置成蘑菇状。
为了对水深较低的水体进行充氧,在内圆管底部内壁上设有纳米曝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该装置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各主体单元模块化,方便拆卸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融泰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融泰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5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角柱自动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多边形板自动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