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散热防尘配电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458.1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邹俊杰;崔博林;张浩斐;赖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俊杰;崔博林;张浩斐;赖星良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H02B1/28;H02B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防尘 配电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散热防尘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柜是能满足各电器元件可靠地固定于柜体中确定的位置。
现有的配电柜不具有遮阳挡雨、防尘、电缆保护和高散热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法为配电柜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防尘配电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散热防尘配电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侧中部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进风管的下端固定于柜体的内底部,进风管的上端从柜体的顶部伸出与外界连通,所述柜体的顶部于进风管上罩设有防尘网罩,所述柜体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的底部外侧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固定于柜体的顶部,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橡胶卡块,所述橡胶卡块的内侧贯穿设置有电缆进出孔,所述橡胶卡块的顶部和底部于电缆进出孔内还形成有橡胶瓣,所述柜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散热网板,两个散热网板的外侧空间为通风腔,两个散热网板的内侧空间为电气部件室,所述通风腔内还设有若干导热柱,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壁中部均安装有抽风筒,抽风筒与通风腔连通设置,所述抽风筒的内侧外端设有防尘网板,抽风筒的内侧内端设有抽风扇,所述防尘网板和抽风扇之间设有吸尘袋,吸尘袋的口沿配合固定于抽风筒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竖直设置,进风管为上开口的圆柱形筒体,进风管的上端凸出于柜体的上表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尘网罩的纵截面为倒“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卡块呈“工”字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进出孔的直径为2~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瓣周向均匀设有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网板由若干圆弧形部纵向依次连接而成,圆弧形部呈中部向外侧弧形凸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柱的一端固定于柜体的内壁上,导热柱的另一端固定于散热网板的圆弧形部的中间位置,导热柱和圆弧形部的数量相同,导热柱为铜铝合金圆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风筒为水平设置且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顶板可对配电柜进行遮阳挡雨,通过橡胶卡块利于对电缆进行进出保护,通过控制抽风扇工作,空气从柜体顶部进入到进风管内,并通过通孔进入到柜体的电气部件室内,对电气部件室进行通风降温,通过散热网板的结构设置,可改变空气流向,提升通风效果,后空气进入到通风腔内,并通过抽风筒排出,通过抽风筒内设置的吸尘袋可用于对灰尘进行收集,通过散热网板和导热柱还可以起到集热散热作用,通过防尘网罩和防尘网板的设置可有效防止灰尘。综上所述,该配电柜集遮阳挡雨、防尘、电缆保护、高散热于一体,可为配电柜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卡块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卡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抽风筒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杆,2-顶板,3-防尘网罩,4-进风管,5-通孔,6-柜体,7-通风腔,8-抽风筒,9-散热网板,91-圆弧形部,10-导热柱,11-电气部件室,12-橡胶卡块,121-电缆进出孔,122-橡胶瓣,13-防尘网板,14-吸尘袋,15-抽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俊杰;崔博林;张浩斐;赖星良,未经邹俊杰;崔博林;张浩斐;赖星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