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排放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4166.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4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胜;陈怀民;徐贤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L5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排放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排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排放管道。
背景技术
截止阀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管道中,而管道中流通的介质常常携带由大量泥沙、废弃物等杂物,尤其在污水排放系统中,当污水流经截止阀时,一些杂物在阀体底部沉积下来,久而久之造成截止阀的损坏,也会对排污泵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排放管道,能够有效避免排污管道上截止阀因杂质堵塞,导致污水排放受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污水排放管道,包括:
截止阀,所述截止阀包括阀体,阀体的底部一侧为进水通道,另一侧为出水通道,在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的阀体上设有阀座,与所述阀座对应位置的上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顶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的自由端延伸至阀体外与一手轮相连,其中,所述进水通道的接入端与排污总管相连;
冲洗旁路,所述冲洗旁路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接入端与排污总管相连,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一电磁阀的接入端相连,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一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的输出端与所述截止阀阀体的底部相通;
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截止阀的出水通道相连;
其中,冲洗旁路的管径小于排污总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在所述污水排放管道中,所述冲洗旁路的管径为排污总管的管径的1/4~1/2。
进一步的,在所述污水排放管道中,所述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排污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排污总管上加设冲洗旁路,并将冲洗旁路与污水出口的截止阀底部相连,能够对截止阀底部的杂质起到搅匀作用,使得污水排放管道的排放更加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污水排放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排放管道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污水排放管道,主要是通过在排污管道出口的截止阀底部连通一冲洗支路,利用冲洗支路对截止阀底部的杂质的搅匀作用,实现污水排放管道的自冲洗功能。
该污水排放管道,主要包括截止阀、排污泵和电磁阀等组件,其中,截止阀100包括阀体110,在阀体110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水通道111,另一侧设有出水通道112,在进水通道111和出水通道112之间的阀体110上设有阀座113,与阀座113对应位置的上部设有阀芯120,用以截断介质流道,阀芯120顶部设有阀杆130,阀杆130的自由端延伸至阀体110外与一手轮相连,其中,进水通道111的接入端与排污总管400相连;
设置在排污总管400上的冲洗旁路2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210、电磁阀220和止回阀230,过滤器210的接入端与排污总管400相连,止回阀230的输出端与所述截止阀100阀体110的底部相通;且截止阀100的出水通道112与排污泵300的接入端相连;容易理解的是,为了达到对截止阀100底部进行冲洗的目的,冲洗旁路200的管径需要小于排污总管400的管径,优选地,冲洗旁路200的管径为排污总管的1/4~1/2,尤其是1/3。
此外,冲洗旁路200加设过滤器210,用以过滤污水中的杂物,以保证冲洗旁路200进入截止阀100内的水所含杂物较少,在过滤器210的下部一般设置一排污阀211,需要定期打开排污阀211,将杂物排出,保证污水排放管路的正常运行。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污水排放管道中,通过在排污总管上加设冲洗旁路,并将冲洗旁路与污水出口的截止阀底部相连,能够对截止阀底部的杂质起到搅匀作用,使得污水排放管道的排放更加通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一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4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