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948.8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宪芹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9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心胸外科常用的治疗措施,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引流瓶体积小且重量轻,平时是将引流瓶挂钩或系上绳子吊在床边或将引流瓶直接放在地面上,如此都很容易造成引流瓶撞翻,导致引流管断裂、脱出,造成气胸等严重的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以克服一次性塑料引流瓶存在的上述不足,使用方便,节约储存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底座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吸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是中间镂空的矩形框,其四边为正反式的“U”型卡槽,中间镂空部分为引流瓶安置区;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四个吸盘、四个中心带圆孔的罩壳、一号拉杆和二号拉杆,一号拉杆和二号拉杆是两根“∩”型拉杆,备用时收纳于底座的“U”型卡槽中,吸盘的顶面固定连接柱,连接柱穿过罩壳的圆孔,一号拉杆和二号拉杆的四个底端通过联接轴连接连接柱,整体构成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
其中,拉杆与连接柱的端部相连的联接轴为偏心半圆弧的联接轴。
其中,所述吸盘的材料为橡胶。
使用时,根据引流管胸腔出口处选择病床下地面安放引流瓶固定器的区域,保证地面平整清洁干燥,拉起一号拉杆和二号拉杆,使拉杆端部与连接柱相连接的偏心半圆弧联接轴向下撑起,通过连接柱带动吸盘向罩壳内凹进,使吸盘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真空区,将吸盘牢固地吸附在地面上,最后将引流瓶安放在引流瓶安置区中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折叠设计体积小,备用时节约储存空间,使用方法简单,吸盘牢固吸附,引流瓶妥善固定,避免胸瓶打翻,减少脱管的发生,不影响观测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备用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组件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中:1吸盘组件,2底座,3一号拉杆,4二号拉杆,101吸盘,102罩壳,103连接柱,104联接轴,20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它包括底座2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吸附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是中间镂空的矩形框,其四边为正反式的“U”型卡槽201,中间镂空部分为引流瓶安置区;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四个吸盘101、四个中心带圆孔的罩壳102、一号拉杆3和二号拉杆(4),一号拉杆(3)和二号拉杆(4)是两根“∩”型拉杆,备用时收纳于底座的“U”型卡槽(201)中,吸盘101的顶面固定连接柱103,连接柱103穿过罩壳102的圆孔,一号拉杆3和二号拉杆4的四个底端通过联接轴104连接连接柱103,整体构成胸腔闭式引流瓶固定器。
其中,拉杆与连接柱的端部相连的联接轴104为偏心半圆弧的联接轴。
其中,所述吸盘101的材料为橡胶。
使用时,根据引流管胸腔出口处选择病床下地面安放引流瓶固定器的区域,保证地面平整清洁干燥,拉起一号拉杆3和二号拉杆4,使拉杆端部与连接柱相连接的偏心半圆弧的联接轴104向下撑起,通过连接柱103带动吸盘101向罩壳102内凹进,使吸盘101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真空区,将吸盘101牢固地吸附在地面上,最后将引流瓶安放在引流瓶安置区中并固定。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思想,对这些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有所附权利要求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宪芹,未经张宪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流专用吸引瓶
- 下一篇:一种自动监测术中流体量的计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