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2704.X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汪茜雅;钮美娥;马超;周永芳;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茜雅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鼻转换 鼻胆管 本实用新型 患者口腔 接管 操作者安全 椭圆形套环 操作过程 一端连接 鼻导管 舒适度 挂环 螺接 伸入 套住 纵长 感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包括纵长的手持部和通过接管与其一端连接、用于套住鼻导管的椭圆形套环,所述手持部另一端设有挂环;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接管螺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手保持在患者口腔外,既能够有效缩短口鼻转换鼻胆管的时间,又能保证操作者安全及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受感染的机率,手持部便于操作者手持,避免手伸入患者口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
背景技术
ERCP取石术后患者通常需要胆道内留置一根鼻胆管继续引流胆汁及剩余造影剂,护士需要通过一种方法把口腔内经内镜置入的鼻胆管转换到鼻腔内。但是由于ERCP操作全过程患者使用静脉推注安定注射液镇静,少数患者选择全身麻醉下ERCP操作,因而患者在鼻胆管口鼻转换时意识未足够清醒,甚至有的患者意识状态模糊,对刺激性操作抗拒,操作者被咬伤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目前,口鼻转换鼻胆管的方法有传统方法和改良后方法。传统的用手或长镊将引流管的先端从口腔中拉出的方法对患者的咽喉部产生较大的刺激,让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改良后用导丝套取组(由长约45cm左右的废弃导丝一根和鼻导管组成)进行转换,把导丝弯成椭圆形插入口腔直至接触到咽后壁,借助导丝的自身弹性使其完全占据咽部的腔道,再将一根鼻导管从一侧鼻孔插入约20cm,此时鼻导管已落入导丝的“圈套”中,向外拉导丝将鼻胆管带出,最后在鼻导管的引导下将鼻胆引流管引出,固定。改良后方法较传统方法减少了操作时间和操作者咬伤率,目前使用较多。但是由于导丝细、可控性差,仍需要操作者的手把导丝弯成需要的弧度并伸进患者口腔固定,操作者咬伤的机会仍然存在;并且导丝硬度高,患者感觉不适,若一端弹开有划伤患者口腔黏膜的风险。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该装置有效缩短口鼻转换鼻胆管的时间,保证操作者安全及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受感染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包括纵长的手持部和通过接管与其一端连接、用于套住鼻导管的椭圆形套环,所述手持部另一端设有挂环。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接管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挂环由塑料中空管围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部由中空塑料管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套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中空管围合而成。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的装置,既能够有效缩短口鼻转换鼻胆管的时间,又能保证操作者安全及患者的舒适度,操作过程中操作者的手保持在患者口腔外,降低患者受感染的机率,手持部便于操作者手持,避免手伸入患者口腔,有效降低操作者被咬伤的几率;
2、挂环的设计方便携带和悬挂;
3、手持部、挂环及套环由中空管组成,有效降低了该装置的重量,便于操作;
4、手持部、挂环的材质为塑料材质,套环的材质为高分子材料,增大该装置与患者体质的相容性,同时进一步减轻该装置的重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茜雅,未经汪茜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27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机增温湿化腔
- 下一篇:一种头部引流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