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僵虫采样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1922.1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梅;谢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4613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样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僵虫采样盒。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野外虫生真菌僵虫收集采样过程中,人们通常使用非专用纸盒(如火柴盒等)、塑料袋或一次性培养皿放置僵虫。然而,在野外潮湿条件下,非专用纸盒容易发霉污染样品;塑料袋不耐挤压,放置僵虫后容易使样品损坏,影响实验室内相关后期操作(如菌种纯化等);一次性培养皿体积较大,野外携带不便,且皿盖不严容易漏样。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设计合理、携带方便、耐挤压、严密性好,且不易污染的僵虫采样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携带方便、耐挤压、严密性好、不易污染的野外僵虫采样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外壳和位于其内部的盒体;所述盒体外壳为右端开有第一开口的盒体外壳,盒体通过第一开口自右向左进入盒体外壳内部;所述盒体的上端开有第二开口,盒体内部空腔内设有一与盒体底面平行的网格板,盒体内部被所述网格板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且分别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外壳上还设有可拆卸手提绳;所述可拆卸手提绳两端分别设有挂钩,与盒体外壳上表面设置的钩环相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外壳上还设有可拆卸手电筒固定圈;所述可拆卸手电筒固定圈为一圆环开口与第一开口相平行的圆环,圆环底部与盒体外壳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右端还设有拉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外壳和盒体的形状均为长方体,且所述盒体的长度、宽度、高度均略小于盒体外壳的长度、宽度、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的长度为55mm,宽度为35mm,高度为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网格板为设有26x16个镂空网格的网格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镂空网格均为正方形镂空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外壳为聚乙烯非透明塑料制盒体外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盒体为聚乙烯非透明塑料制盒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野外僵虫采样盒为灭菌后封装待用的一次性野外僵虫采样盒。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通过可拆卸手提绳手提本装置携带至野外;也可将可拆卸手提绳取下、可拆卸手电筒固定圈折叠收纳后,多个采样盒叠加,用皮筋扎紧,装于袋中;
(2)采用聚乙烯非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既避光,又耐压;
(3)盒体被带有正方形镂空网格的网格板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第一空腔用于放置野外僵虫,第二空腔则用于收集自镂空网格掉落至其内的僵虫身上的异物,以便于直接进行僵虫的初级清洁;
(4)发现僵虫后,直接放于盒体内,再通过拉环将其放入盒体外壳中,取出时,同样通过拉环将盒体拉出;
(5)当野外光线不好或遭遇夜晚,可将手电筒固定于可拆卸手电筒固定圈上,再手提本装置,既方便又实用;
(6)一次性实验用品,采样盒制作完成后,使用伽马射线进行辐照灭菌,然后封装待用,避免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野外僵虫采样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野外僵虫采样盒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盒体外壳,11为第一开口,12为可拆卸手提绳,13为可拆卸手电筒固定圈13,131为圆环开口,2为盒体,21为第二开口,22为网格板,221为正方形镂空网格,23为第一空腔,24为第二空腔,25为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野外僵虫采样盒,为灭菌后封装待用的一次性野外僵虫采样盒,包括盒体外壳1和位于其内部的盒体2;其中,盒体外壳1和盒体2均采用聚乙烯非透明塑料材料制成,既避光,又耐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师范大学,未经安庆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1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吸管及人类胚胎操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胞标本转移机的自动升降取样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