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311.5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裴立影;姬少斌;张建明;杨睿;白岩;陈娜;刘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2 | 代理人: | 第五思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细菌 富集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硝化细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已经开发的废水脱氮方法中,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法是目前为止公认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硝化过程则是生物脱氮技术的前提。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废水生物脱氮技术和硝化强化技术的革新与改进,出现了许多脱氮新工艺和新方法。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内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水由于其独特的特性(流量小、氨氮浓度高、C/N 比低等),其处置方式也倍受关注。另外,城市污水中往往同时含有氮和磷,需要同时进行脱氮除磷。
一、在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污泥水是被连续回流至水厂进水口进行再处理的,但因污泥水的氨氮浓度较高,氮冲击负荷影响微生物处理效果。目前大多数具有硝化功能的污水处理厂面临硝化不完全的问题,将未加处理的含有高氨氮的污泥水引入污水处理系统会增加系统的氮负荷,尤其是在低温季节,微生物活性下降,系统硝化明显不足,很容易导致出水氨氮超标。
二、硝化菌为自养菌,生长缓慢、细胞产率低。现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脱氮的方法有延长污泥龄工艺,分段进水法以及生物添加等。延长污泥龄降低了除磷效果,分段进水法降低了处理效率,生物添加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污泥水进行单独处理、富集硝化菌强化硝化的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具有消除高氨氮污水对进水氮负荷的影响,提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菌份额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包括有箱体,箱体内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箱体外的鼓风机相连;箱体顶板上设有PH探头、溶解O2探头,箱体内设有搅拌器,箱体内的温度探头与温度棒相连,温度棒与箱体上的温度箱相连;箱体外的蠕动泵与箱体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进水口,上部设有溢流堰。
利用单独的反应器处理高氨氮的污泥水同时实现对硝化菌的富集,即为内部培养硝化菌的方法,以培养的硝化菌实现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的生物添加。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采用O/A的连续流工艺。实验装置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装置包括控温系统、培养系统和监测系统,由鼓风机,搅拌器,温度计及培养容器组成,总容积为325L,有效容积为250L,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天,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2小时,每个周期为8小时,其中好氧曝气时间为5小时,缺氧搅拌时间为2小时,沉淀1小时,沉淀末期出水,获得了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生物培养的方法,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增添本装置,将高氮磷含量的污泥水用本装置集中处理。充分考虑了硝化细菌的特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同时还具有指标监测功能,可用于硝化细菌的规模富集培养及培养过程研究。具体优点如下:
1)将高氮磷含量的污泥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进行回流,可降低生化池氮磷负荷。
2)将高氮磷含量的污泥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进行回流可进一步降低出水氮磷含量。提高出水水质。
3)利用氮磷含量较高的污泥水通过控制相关条件进行硝化菌富集培养,将处理后的污泥水回流至生化池可进行有效生物添加。有较好经济效应。
4)由于设有鼓风机、曝气装置,所以具有有效控制水中溶解氧,从而实现除磷脱氮的特点。
5)由于设有蠕动器、搅拌器,所以具有使水中污染物与活性污泥混合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完全的特点。
本实用实用新型利用单独的反应器处理高氨氮的污泥水同时实现对硝化菌的富集,即为内部培养硝化菌的方法,以培养的硝化菌实现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的生物添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包括有箱体1,箱体1内设有曝气装置2,曝气装置2与箱体外的鼓风机3相连;箱体顶板上设有PH探头4、溶解O2探头5,箱体内设有搅拌器6,箱体内的温度探头7与温度棒8相连,温度棒8与箱体上的温度箱9相连;箱体外的蠕动泵10与箱体内腔相连通。
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以同步净化沼气沼液的光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道修复的高效活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