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化内科通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174.5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5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 内科 通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消化内科通便器。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从而给患者带来病痛,而长此以往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而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常常采用灌肠的方式协助病人顺利排便,然而,传统的灌肠器,只能起到润肠软化大便的作用,而不能快速的实现顺利排便,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消化内科通便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消化内科通便器,来解决目前传统的灌肠器,无法有效快速的对宿便进行排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消化内科通便器,包括手柄、固定壳、第一主动转轴、第一齿轮、第一从动转轴、第二从动转轴、第一履带、第二主动转轴、第二齿轮、第三从动转轴、第四从动转轴、第二履带、引流罩、喷水孔、软管、水罐、底板、固定板、踏板、充气球囊、第一单向阀、连接管、第二单向阀、气囊,所述的固定壳位于手柄左侧,所述的固定壳与手柄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齿轮贯穿于第一主动转轴前端,所述的第一齿轮与第一主动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从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一从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从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二从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履带位于第一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和第二从动转轴外壁,所述的第一履带分别与第一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和第二从动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主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齿轮贯穿于第二主动转轴前端,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二主动转轴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齿啮合相连,所述的第三从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三从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四从动转轴贯穿固定壳左侧下端,所述的第四从动转轴与固定壳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履带位于第二主动转轴、第三从动转轴和第四从动转轴外壁,所述的第二履带分别与第二主动转轴、第三从动转轴和第四从动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引流罩位于固定壳内部中端,所述的引流罩与固定壳一体相连,所述的喷水孔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喷水孔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固定壳前后两端,所述的喷水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的软管位于固定壳右侧中端,所述的软管与固定壳胶水相连,所述的水罐位于软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水罐与软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位于水罐底部,所述的底板与水罐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底板顶部右侧,所述的固定板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踏板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踏板与固定板转动相连,所述的充气球囊位于固定板和踏板之间,所述的充气球囊分别与固定板和踏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位于充气球囊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充气球囊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充气球囊前端,所述的连接管一端与充气球囊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连接管另一端与水罐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位于连接管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囊位于水罐内部右侧,所述的气囊与水罐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气囊与连接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壳右侧外壁还贯穿有挡圈,所述的挡圈与固定壳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主动转轴前端还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与第一主动转轴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还设有限位座,所述的限位座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和踏板之间还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分别与固定板和踏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左侧顶部还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