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104.X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柳峰;魏延路;郝学华;董海涛;周红光;裴小文;田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地址: | 25204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线缆固定器。
背景技术
《国网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2014版)里对线缆敷设标准都要求更严格,线缆排列整齐、美观、固定牢固。线缆敷设是否符合要求,也是流动红旗检查和国网优质工程评比的重要检查内容;目前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尼龙扎头每两根或者几根进行绑扎,在绑扎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造成电缆间隙过大、排列不匀;尼龙扎头长时间使用后,经过日晒雨淋,尼龙扎头容易脱落、折断,造成电缆排列混乱,而且用尼龙扎头绑扎所需费用较高;使用尼龙扎头绑扎过程中需要多人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施工,耗时较长,造成后续施工工期紧张;为了满足工艺标准要求、满足线缆敷设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线缆敷设效率,急需提高线缆敷设施工技术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缆敷设过程中优化过程工艺、减少成本开支、提高线缆敷设效率,提高线缆敷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线缆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固定器,包括固定压板、固定螺栓和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设置有多层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间和两端各开设一个固定孔;固定压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杆上固定孔位置、大小适配的安装孔,固定压板与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凹槽,固定压板上套设有热缩管;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和固定孔,穿出固定孔的部分安装有固定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压板为环氧树脂固定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槽设置为不同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栓为环氧树脂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螺栓为双翼式固定螺栓,包括双翼旋钮、螺纹杆和固定螺母,双翼旋钮和固定螺母分别旋转安装于螺纹杆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固定压板和压板螺栓,固定压板采用环氧树脂制成,绝缘效果好,固定压板上设置三个安装孔,配合电缆支架上的固定孔,实现三段式固定模式,固定效果好,能满足每层电缆不同数量的要求;固定压板上不同直径的凹槽能实现对不同型号电缆的固定,防止电缆来回滑动;固定压板上套设的热缩管具有优良的阻燃、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能有效保护电缆;固定螺栓为环氧树脂材料制成的双翼式固定螺栓,不损伤电缆,且在紧固时能高效快捷的旋紧,施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器安全耐用,维修维护简单,固定线缆时,成本更低,人员消耗更少,施工时间更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线缆固定整洁美观,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固定压板;2-固定螺栓;3-电缆支架;4-支撑杆;5-固定孔;6-安装孔;7-凹槽;8-热缩管;9-双翼旋钮;10-螺纹杆;11-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线缆固定器,包括固定压板1、固定螺栓2和电缆支架3。
所述电缆支架3设置有多层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中间和两端各开设一个固定孔5;所述固定压板1为采用环氧树脂制成,保证固定压板1的绝缘效果,固定压板1上设置有与支撑杆4上固定孔5位置、大小适配的安装孔6,满足三段式固定模式,固定效果好,能满足每层电缆不同数量的要求;所述固定压板1与支撑杆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凹槽7,能实现对不同型号电缆的固定,防止电缆来回滑动。
所述固定压板1上套设有热缩管8,热缩管8通过热风枪加热固定在固定压板1上,具有优良的阻燃、绝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能有效保护电缆。
所述固定螺栓2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成,固定螺栓2为双翼式固定螺栓,包括双翼旋钮9、螺纹杆10和固定螺母11,双翼旋钮9和固定螺母11分别旋转安装于螺纹杆10的两端;固定螺栓2穿过安装孔6和固定孔5,穿出安装孔6的部分安装有双翼旋钮9,穿出固定孔5的部分安装有固定螺母11,在紧固时能高效快捷的旋紧,施工效率高。
实验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固定器对正在建设的110kV文昌变电站施工,并针对消耗时长、费用等项目与采用传统施工方式的于庄站变电站进行对比及效果检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消耗时长和费用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四面发光LED
- 下一篇:输电线路防坠落装置新型防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