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802.4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骏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0 | 分类号: | H01P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射频开关。
背景技术
射频开关,属有线电视网或通讯领域用信号开关,用于有线传输射频信号的通过控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范围广,成本低,耗电低,易于安装,可靠性极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载波电话切换,有线电视信号切换,有线电视信号开关等领域,射频开关总的可分为机电式继电器开关以及固态开关两大类。
目前在我们广泛使用的射频开关中,结构单一、功能更是单一,特别是对救生锤的结构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时,发现传统射频开关存在一下几点缺陷:首先,在机电式射频开关的操作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此类开关的标准使用寿命大约只有100万次,而且其组件对振动较为敏感,使用寿命是指机电式开关在满足射频及重复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能完成的总开关次数,其次,传统的射频开关容易损坏,不具有一定的抗损坏性,并且传统射频开关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在信息化日渐发展的今天,已经越发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射频开关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开关,包括底座和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梁,且直梁的右侧设置有弯梁,所述弯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铝片,且在底座的左侧通过直梁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接地线,所述一号接地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信号线,且在信号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接地线,所述信号线的内侧还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外侧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牺牲层,且在牺牲层的上侧还固定安装有波导线,所述波导线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梁的数量固定设置为三个,且三个弯梁固定平行安装在直梁以及铝片的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梁的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接地线与信号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且在二号接地线与信号线之间也设置有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射频开关,通过设置弯梁来提高射频开关的柔韧性,因此避免了传统射频开关易损坏的问题,其次是该射频开关固定安装有铝片,该铝片为连接高电平的连接点,通过铝片的设置,降低了该射频开关对振动的敏感性,大大的提高了该射频开关的使用寿命,且该射频开关的基板采用光刻掩膜板,而光刻掩膜板的存在提高了该射频开关的反应速度,增强了该射频开关的使用寿命,在该射频开关的基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牺牲层,牺牲层的存在使得该射频开关的对静电的反应效果降低,从而提高了该射频开关的对静电的屏蔽效应,增强了该射频开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杆;3-铝片;4-基板;5-弯梁;6-直梁;7-连接杆;8-一号接地线;9-信号线;10-二号接地线;11-波导线;12-驱动电极;13-牺牲层;1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射频开关,包括底座1和固定杆2,所述底座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直梁6,且直梁6的右侧设置有弯梁5,弯梁的存在提高了射频开关的柔韧性,所述弯梁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铝片3,铝片3为连接高电平的连接点,故提高了该射频开关的使用寿命,且在底座1的左侧通过直梁6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作用是连接底座1与基板4,所述固定杆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接地线8,所述一号接地线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信号线9,且在信号线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二号接地线10,所述信号线9的内侧还设置有基板4,所述基板4的外侧表面还固定安装有牺牲层13,牺牲层13的存在使得该射频开关的对静电的反应效果降低,从而提高了该射频开关的对静电的屏蔽效应,增强了该射频开关的稳定性,且在牺牲层13的上侧还固定安装有波导线11,波导线11能够有效接受与发射相关的信号,所述波导线11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电极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骏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骏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音片的贴片厚度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校准水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