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的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575.5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潘仰武;徐士高;张石青;董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6 | 分类号: | D01D5/09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4012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汽车 内饰用抗 氧化 乳酸 复合 纤维 上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的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是一种优良的绿色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中,目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时,纺丝箱出来的热熔体冷却后需要进行刷油,不仅能够降温且保证纤维丝的物理性能;目前使用的上油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挡板不能及时调节;且输送不顺滑到时成束效果差,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的上油装置,设计合理,便于调节且操作方便,输送顺滑,保证上油和成束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的上油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油立板和收集箱;其中所述上油立板上依次设有若干列上油组件,每个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杆、第一上油轮、第二上油轮、第二挡杆、调节板和张紧过束套筒;其中第一上油轮和第二上油轮均转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油立板上的开槽内;其中所述第二挡杆上设有集束轮,所述第一挡杆的一端底部连接调节齿块,所述调节齿块与固定在所述上油立板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夹块组件;所述上油立板的出料端垂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夹紧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挡杆的表面依次设有若干个万向轴承,当纤维与第一挡杆接触时保证纤维输送顺滑,防止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张紧过束套筒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顺滑球体,保证纤维成束后经过张紧过束套筒的顺滑度,提高加工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夹紧杆上设有模块槽,所述模块槽内通过弹性件与输送辊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从纺丝箱出来的纤维丝冷却后通过第一挡杆进行限位,然后经过第一上油轮和第二上油轮对其表面进行上油,利用第二挡杆上的集束轮进行成束后通过张紧过束套筒进行张紧输送;每个经过张紧过束套筒上的纤维束再通过夹紧杆上的模块槽进行整合成大束,利用输送辊输送出料,由于设有弹性件保证张紧力减少应力;配合不同规格的纤维加工要求可以利用齿轮和齿块啮合,来调节第一挡杆的限位位置;其中收集箱将及时将冷却和上油后掉落的油和水进行收集,保证车间整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便于调节且操作方便,输送顺滑,保证上油和成束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油立板、2-收集箱、3-第一挡杆、4-第一上油轮、5-第二上油轮、6-第二挡杆、7-调节板、8-张紧过束套筒、9-开槽、10-集束轮、11-齿块、12-齿轮、13-夹块组件、14-支撑杆、15-夹紧杆、16-万向轴承、17-顺滑球体、18-模块槽、19-弹性件、20-输送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加工汽车内饰用抗氧化聚乳酸复合纤维的上油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油立板1和收集箱2;其中所述上油立板1上依次设有若干列上油组件,每个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杆3、第一上油轮4、第二上油轮5、第二挡杆6、调节板7 和张紧过束套筒8;所述第一挡杆3的表面依次设有若干个万向轴承16。
其中第一上油轮4和第二上油轮5均转动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油立板1上的开槽9内;其中所述第二挡杆6上设有集束轮10,所述第一挡杆3的一端底部连接调节齿块11,所述调节齿块11与固定在所述上油立板1上的齿轮12相互啮合;所述调节板7上设有夹块组件13;所述上油立板1的出料端垂直设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上设有夹紧杆15;每个所述夹紧杆15上设有模块槽18,所述模块槽18内通过弹性件19与输送辊20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张紧过束套筒8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顺滑球体17。
本实施例工作时:从纺丝箱出来的纤维丝冷却后通过第一挡杆3进行限位,然后经过第一上油4轮和第二上油轮5对其表面进行上油,利用第二挡杆6上的集束轮10进行成束后通过张紧过束套筒8进行张紧输送;每个经过张紧过束套筒8上的纤维束再通过夹紧杆15上的模块槽18进行整合成大束,利用输送辊20输送出料,由于设有弹性件19保证张紧力减少应力;配合不同规格的纤维加工要求可以利用齿轮12和齿块11啮合,来调节第一挡杆3的限位位置;其中收集箱2将及时将冷却和上油后掉落的油和水进行收集,保证车间整洁。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便于调节且操作方便,输送顺滑,保证上油和成束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主轴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电热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