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电子标签铭牌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531.2 | 申请日: | 201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大友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电子标签 铭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铭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型电子标签铭牌。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铭牌又称标牌,铭牌主要用来记载生产厂家及额定工作情况下的一些技术数据,以供正确使用而不致损坏设备,当铭牌上安装电子标签之后可以方便人们更加了解该产品的信息。
但是,由于电子标签需要进行扫码和读取之后才能查到相应的记录,但是一般设备都在厂房里放置,由于厂房内部光线不足,容易造成无法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电子标签铭牌,具备在需要进行扫码的时候自动开启灯光并且可以根据光线自动调节亮度的优点,解决了由于厂房内部光线不足,容易造成无法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电子标签铭牌,包括牌体,所述牌体正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子标签,所述牌体正表面的顶部且位于电子标签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牌体的正表面且位于通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光敏电阻,所述牌体的正表面且位于光敏电阻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牌体正表面的左侧活动安装有展示板,所述牌体正表面底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LED灯管,所述牌体内壁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光线感应器,所述光线感应器远离牌体内壁背表面的一端穿过通孔且延伸至牌体的外部,所述牌体内壁的背表面且位于光线感应器的下方从上之下依次固定安装有微处理器、控制器和LED驱动器,所述牌体内壁的背表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微处理器、控制器、LED驱动器和LED灯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光度感应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LED驱动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LED驱动器的输出端与LED灯管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牌体正表面的四角均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牌体背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牌体并穿过螺母且延伸至螺母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牌体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的形状为L形。
优选的,所述光度感应模块包括光敏电阻和光线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线感应器、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可以达到当人们阻挡红外线感应器发出的红外线时向微处理器发送信号,微处理器接收信号之后发送给控制器的效果,再通过控制器、光度感应模块和LED驱动器的配合,达到了控制器启动光度感应模块,光度感应模块通过光敏电阻和光线感应器感应外界光线的亮度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接收的信号来调节LED驱动器的功率,最后通过LED驱动器和LED灯管的配合,达到了LED驱动器启动LED灯管的效果,能够在需要进行扫码时自动开启灯光,便于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和螺母的配合,达到了便于固定牌体的效果,通过设置聚光板,达到了能够使LED灯管发出的光线完全照射在展示板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中:1牌体、2电子标签、3通孔、4光敏电阻、5红外线感应器、6展示板、7 LED灯管、8光线感应器、9微处理器、10控制器、11 LED驱动器、12蓄电池、13光度感应模块、14螺杆、15螺母、16聚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大友,未经徐大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钩搅棒
- 下一篇:自动晾衣架(KLS001)